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昌黎县深入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整改落实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05日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昌黎分局

字体:【  】 【打印】

今年以来,昌黎县按照 "绿盾2018" 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统一安排,精心部署、全面排查,以坚定的决心,扎实有效的措施,深入开展了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 "绿盾2018" 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 提高站位,全面落实整改责任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破坏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做出的批示精神,深刻汲取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破坏生态环境典型案例教训,拒绝理由,不讲条件,坚决打赢自然环境保卫攻坚战。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整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6次,专题调度会议20余次,研究排查整改、管理权移交等问题。县长赵青英带领全体副县长、相关部门及乡镇,就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整改工作,先后到七里海、新开口、滦河口、塔子口等区域就有关问题进行实地督导和现场办公,逐一听取汇报、研究解决措施,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促进了问题整改。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在全面细致排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4个方面问题,组成主管副县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制定了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成效。三是加强协调配合。为确保整改工作顺畅推进落实,昌黎县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建立了定期对接机制,研究整改工作中的问题。同时,积极主动与北戴河新区对接,商洽新开口、七里海区域移交工作。
二、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整改落实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安排部署,坚持主动作为的工作原则,不推诿、不拖沓,全力开展整改工作。
(一)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情况。
涉及的4个问题中,翡翠岛景区撤出问题、海域核心区养殖问题已完成整改,海域缓冲区、滦河口片区养殖问题和塔子口扇贝养殖问题正在有序推进。
1.核心区开展旅游经营活动问题整改情况。翡翠岛生态观光园(翡翠岛景区)位于自然保护区陆域核心区和缓冲区,按照省环保厅提出的2017年10月底前完成景区撤出工作要求,昌黎县研究制定了《翡翠岛景区撤出方案》,仅用7天时间,于2017年10月25日拆除了景区内所有旅游设施(拆除面积5000余平方米),并对相关区域进行了深度清理,全部完成整改任务,得到省督导组的充分肯定。2018年4月21日,就翡翠岛景区撤出后人员安置、资产核销等相关问题,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确保该问题整改工作完全彻底。昌黎县本着大局意识,针对翡翠岛旅游开发问题立行立改,强力推进,县委书记刘学彬、县长赵青英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并亲自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相关部门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拒绝一切理由,不讲任何条件,坚决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同时,联合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强化后期管理工作,重点对越野车私自行驶问题进行了整治,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翡翠岛区域管理的通告》,在七里海路口建立检查站,安排专人值守,在道路醒目位置树立宣传牌、警示牌,组织人员在主要路口堵截车辆4000余辆,公安机关对情节严重的5名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理。
2.海域核心区和缓冲区养殖问题整改情况1990年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划入保护区范围。其中核心区海域内共有养殖面积58432.95亩,缓冲区海域内养殖面积75579亩。2017年10月27日,昌黎县发布了《关于对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海开展专项整治的通告》,按照 "分步清退、维护稳定" 的原则,核心区海域违法违规扇贝养殖活动已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清理。2018年,联合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不定期开展 "碧海行动" ,目前《巡查执法方案》《核心区专项整治通告》已经起草,待下发后严格遵照执行,对违法违规用海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昌黎县联合河北海监保障中心、秦皇岛海监支队、武警昌黎边防大队、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展了4次针对核心区违法养殖的 "碧海" 专项执法行动,未发现违法占用海域行为;对缓冲区和休闲娱乐区已经准备好与北戴河新区交接前的准备工作,所有涉海档案已经整理完毕,准备移交给北戴河新区,昌黎县海洋局海监大队每周对保护区海域核心区巡查一次到两次;缓冲区海域扇贝养殖活动,用海协议到期后均不再办理续期手续,2018年底逐步完成退养。目前《缓冲区退养工作方案(草案)》已起草完毕。如果资金问题解决可以顺利完成整改目标。
3.滦河口片区养殖问题整改情况。滦河口片区池塘养殖面积44389.2亩,工厂化养殖(育苗室)面积1500亩,渔船停靠点约1800米,昌黎县凯华农场1个。该片区围海养殖坑塘大部分形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本世纪后,海参养殖的巨大效益进一步带动了荒滩的开发热潮,对虾养殖逐渐淡出,绝大部分虾池升级改造成海参池。2011年3月,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工作开始启动,直至2016年6月23日将上述区域调入保护区实验区。鉴于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关系到环境保护的大局,为慎重期间,对该区域用海行为延续《国有荒滩临时使用许可证》到期。2015年以前昌黎县结合防汛工作,对滦河入海口的80个养殖池进行了清障(4381.70亩),2017年对养殖设施进行了清理(2000余亩),共投入资金近1亿元。同时,我县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依据《规划》,正在编制滦河口区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研,计划采用争取上级资金和引入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区域进行生态综合整治及修复。
按照《规划》将滦河口区域分成两个区域完成整改。退养还湿区,由海向陆域一侧推进,到2020年底逐步实现退养还湿;生态改造区,根据实验区管控要求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符合相关政策的,到2020年底逐步完成所有养殖项目的生态改造;不符合策要求的逐步退出。目前,该区域再次实地测绘工作4月底全部结束,现状图同步绘制完成。
4.塔子口建设生产设施(扇贝场)整改情况。塔子口片区位于保护区陆域缓冲区,该区内主要是扇贝养殖场。该区域属于茹荷镇养殖区域,作为扇贝养殖户陆上用地,由茹荷镇和团林林场(现已划归北戴河新区)共同制定规划,实行统一管理,每个养殖户安排3间房基地,由团林林场收取土地占用费。现有扇贝养殖场约153户,场地面积1038.9亩。按照整改计划,2018年6月底前拆除长期不经营、无人居住的场所;2018年12月底前撤出有其他固定居住地的住户,并拆除场所;2019年12月底前妥善安置长期居住且无其他居住地的住户。
因塔子口区域属团林林场管理范围,已由北戴河新区托管,在划界管理问题上需进一步理清遗留问题,暑期过后开展相关工作,并加快工作进程,确保2019年底全部退出。目前,已完成该区域的再次实地摸排和测绘工作,并绘制了现状图。
截至目前,我县已在滦河口片区、塔子口(扇贝养殖场)投入现场测绘费120万元,环境综合整治费用25万元。
(二)遥感监测问题核查整改情况。
根据生态环境部2017下半年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23处设施变化和7处新增道路。经现场核查,在我县境内的共14个点位,涉及25个问题,其中14个问题为养殖户翻修房屋、更换屋顶及临时堆放的养殖用具,4个问题为村民进出形成的自然道路,经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沟通无需整改;其余7个问题已制定整改方案,已责令业主自行整改,待暑期敏感期过后,对未整改的强制执行。
三、联合巡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今年以来,昌黎县进一步加大了巡查监管力度,茹荷镇政府与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滦河口、塔子口管理的通告》,要求所有养殖户不能改变现有圈、池地形地貌,保持养殖区域整洁;所有建筑和设施维持现状,不能擅自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包括不能建设任何临时和简易设施。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茹荷镇政府、县海洋局联合成立了综合管理机构,对该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定期对主要道路的垃圾进行清理,全力维护自然环境和海洋环境安全。2018年上半年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昌黎县境内未发现新增违法违规问题。(昌黎县分局袁芳肖丽娜)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