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攻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举全县之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坚持改革创新,克难奋进,努力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在立项审批、政策、资金及施工等环节上存在的难点问题。目前,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体系已基本成型,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75.705公里(含北戴河新区),17个乡镇区418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路或沥青路,路网结构日趋完善,通行能力显著增强。
为民修通致富路。我县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行路问题入手,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服务群众增收致富。具体施工中,以服务群众为工作核心,优先修建便民路,联村路,形成了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互通互联、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投资1.9亿元,改造县道54公里,改造乡村道71公里,改造危桥38座。围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主街道硬化工程,全县80%的村实现了村内主街道硬化,有效改善了乡村面貌。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坚持以产拓路、以路兴产,优先建设覆盖面广、受益人口多、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道路。建成景区道路6条28公里,带动了我县沿海以及北部山区旅游、餐饮住宿的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建设优质放心路。我县创新融资机制,采取积极争取、财政奖补、企业垫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破解资金难题。成功争取农发行贷款1.6亿元,争取省补资金6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600万元。利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公路路网及危桥改造项目,改造农村公路109条,总里程316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6座。目前,农发行贷款项目已顺利完成审批,农村公路路网及危桥改造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建设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坚持责任化包抓,建立县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成立了项目建设驻地推进组,深入施工一线进行 "零距离" 督导。同时,实行旁站式监管,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蹲点、跟班作业,对每一个建设工程都实行 "一对一" 专业化管理,做到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对施工管理不严、建设质量不优的施工单位,实行末位淘汰,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放心工程。
打造畅通生态路。坚持 "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 的方针,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我县先后出台《昌黎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昌黎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基本模式,并采取 "倾斜投入增一点、制定政策筹一点、争取财政补一点、受益群众集一点" 的 "四个一点" 筹资方式筹集养护资金。同时,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属地管理,在全县17个乡镇全部建立乡村公路管养所,组建了乡、村公路养护队伍,保证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全覆盖,营造了 "通畅、安全、规范、整洁" 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生态风景线。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美化工程,着力打造农村公路绿色长廊,栽植行道树5.5万株,绿化美化道路98.4公里。
我县编织四通八达农村路网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