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站在为昌黎未来发展负责的角度,提出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增力,构建起高效、通畅的区域协同机制与互动模式。县教育局紧抓对接京津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引进新的教育模式和资源,借势发展,以创新的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创生与扩大,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立足实际,主动对接。县教育局将对接京津教育工作写入年度工作要点,多次召开 "京津教育对接" 协调会,成立专项对接工作组,积极开展与海淀区教委合作,安排部署全县各学校对接工作。该局针对具体问题和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进行深入探讨,征求合作意向,签订 "区域教育整体推进" 合作协议,达成三年扶持计划。海淀区教育机构将为我县提供区域教育发展咨询,开放相关教研活动,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指导性讲座,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培养,帮助全县推进优质学校建设工程,双方还将共享相关教育资源。
立足长远,剖析问题。创新全县教师培训机制,县教育局聘请了京津专门人员对全县各学段各学科进行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摸底,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凝练,明确对接方向;举办为期三天的校长提高培训班,让校长更新理念、换脑筋,做好深度合作的各项准备;探寻教育发展新方向,查摆教育瓶颈与短板,做好对接相关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积极引进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借助其先进的 "全景教育理论" 引领全县学前教育发展。 "晟禾时代分园" 成为北大附属幼儿园在全国县一级城市中设立的唯一的一所幼儿园。下一步,将积极开展与北大附小的交流合作,来带动我县教育向前发展。
立足特色,协调发展。针对全县职业教育发展,突出特色办学,进行精准对接,促进协调发展。按照 "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建成服务昌黎、示范秦皇岛、影响河北的 "职业教育一招鲜" 。在现有与京津学校、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京津地区相关学校、企业进行考察,继续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学校专业,扩大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与就业门路,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升级改造提供更多专业技能型人才。借助 "汇文" 品牌,与北京、天津等地的汇文中学攀亲结对,引进新的教育模式、理念和资源,借他山之石,努力提升我县高中教育质量。同时与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达成一致,为其输送生源。
我县对接京津谱写教育新篇章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