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 "5+2" "白+黑" 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直接面对面与群众讲政策、算明白账;近2000名征迁干部夙兴夜寐、不辞辛苦,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成功签订征迁协议1209户,土地3133.5亩;山海大道铁路地道桥项目现场机器轰鸣、昼夜施工……走进昌黎县备战第二届省旅发大会工作现场,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会不时浮现,这也是该县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以只争朝夕、奋勇拼搏的精神全力备战旅发大会,在实干苦干中锤炼干部队伍作风的一个缩影。
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昌黎县立即行动,召开专门会议对机关作风整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昌黎县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下发了《2017年昌黎县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实施方案》《昌黎县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集中精力抓好作风整顿各项工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直面问题、攻坚克难,以 "争先进、创一流" 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为实现 "四个意识" 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重点难点明显突破、基层群众明显收益等 "四个明显" 主要目标,该县重点开展 "增比进位、事争一流" 、作风评议和项目代办服务等三项活动,以促进各项工作更好落实。
在 "增比进位、事争一流" 活动中,该县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主动与自身比,同时占位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在比较中找差距、定措施,奋力赶超。该县及时下发县级领导包片工作的通知及包片分工安排表,将旅发大会、 "双违" 整治、森林防火、造林绿化、项目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纳入其中,明确规定领导包片安排、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同时,该县在县级和局乡级领导干部中开展 "五个一线" 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吃饭在一线、落实在一线、考核在一线,要求所有县级和局乡级领导深入一线、带头抓好分管系统和领域的重点工作,对重点难点问题亲自研究、推动解决,以作风建设促进增比进位,推进分管工作创一流、争先进,形成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的工作格局。针对各项工作进取位次等情况,年底将进行综合评价,推出10个先进单位,20个先进个人,给予表扬奖励。
深入开展作风评议活动。该县总结过去经验,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开展科股长晒权评议和项目业主评价政府职能活动,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科股长晒权评议活动,即从该县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30多个职能部门中选取100名内设重点科(股)室负责人进行公开晒权、民主测评。重点围绕服务基层群众、服务环境发展,从加强作风建设、强化队伍管理、转变工作职能、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制定年度公开承诺,并通过网络或媒体向社会公开公示,从而促使各单位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和管理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项目业主评价政府职能部门活动,主要是通过组织项目业主开展问卷测评、明察暗访、受理投诉举报等方式,对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评价,实行倒排问责,着力打造 "零距离" 指导、 "零关系" 办事、 "零利益" 服务、 "零障碍" 入驻的环境品牌,在全县营造科学发展、赶超崛起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进项目领办、代办和并联审批机制建设。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民创业,该县建立并施行了分阶段领办代办和并联审批的建设项目与企业登记提速提效审批新机制。出台《昌黎县重大建设项目领办代办和并联审批操作细则》,坚持 "专人负责、提前介入、全程参与、跟进协调" 的原则,切实加大领办代办力度。全力落实好建设项目 "一书通行" (《昌黎县重大建设项目领办代办和并联审批确认单》) "预审上车" (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施行预审批)等机制,确保项目的总体审批周期控制在9个工作日内。去年7月,该县出台了《项目审批服务考核办法》《政务服务督查办法》,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协调相关进驻部门按照建设项目 "封闭式" 审批、进厅事项 "一站式" 办结的要求,重新进行梳理整合与集中进驻,从而加快项目落地进程。通过这一机制的实施,全县项目投资总体审批时限缩短了近60%,企业登记手续最快可在半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