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昌黎要闻

文化进万家 非遗闹元宵 2023年昌黎元宵节活动热闹非凡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7日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锣鼓喧天辞旧岁,舞起秧歌过大年。元宵节这天,昌黎县举办了新春 "文化进万家 非遗拜大年" 系列活动之 "非遗闹元宵" 秧歌拉街巡演活动,让市民们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元宵佳节。

在学院北路活动现场,数百名城乡群众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跟随秧歌拉街队伍兴致勃勃观看秧歌和舞龙表演。队伍前排,在龙珠的引导下,点缀着鲜艳龙鳞的彩龙和着锣鼓声锲而不舍地追逐着舞动的龙珠, "二龙戏珠" "双龙飞舞" "彩龙翻滚" 等套路表演,让整条彩龙时而腾起,时而俯冲,飞腾跳跃,变化万千。

伴随着嘹亮的唢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扭的正欢,妞、擓、丑等角色,轻快自如、自由灵活地扭动,细腻风趣的戏剧性表演,让观看的市民们忍俊不禁,在这支秧歌队里,既有扭了几十年的昌黎秧歌名角,又有新初学的秧歌爱好者,从基础的地秧歌步伐、队形、动作到缨子帽、棒槌、扇花的绝活展示,将昌黎地秧歌体轻、腿沉、腰柔、肩活、腕灵、眼有神等最为精华的特点展现给广大观众。一场秧歌扭下来,几十种的动作变化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的同时,也让昌黎的民间文化有了更好的传承。

据了解,秧歌拜年是昌黎县最喜闻乐见的群众拜年活动,昌黎地秧歌作为昌黎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可说是广为流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探索与创新,昌黎秧歌在保留传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汲取了其它民间表演艺术精华,形成了南派、北派等不同风格的秧歌表演,秧歌艺人们通过眼神、手势、步伐等肢体语言,表现爱情、劳动、生活故事等题材,用 "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 的表演特点创造出喜庆的氛围和火爆热烈的场面,也让市民们感受不同的非遗文化的魅力。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