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在昌黎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昌黎县天创冷轧有限公司1450毫米冷轧工程项目正在进行钢结构建设。
在秦唐高速公路秦皇岛段建设现场,场内压路机、平地机等机械设备高速运转,施工人员调度指挥、按图作业,各工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一排排承载创业者梦想的厂房拔地而起,生产组装车间一尘不染,设备精良的实验室也相继投入使用……这些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是昌黎县投促系统紧盯项目建设、优化服务保障的生动展示。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为下好招商引资这盘“棋”,今年以来,昌黎县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重要举措,以招大引强为重点,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在全县开展了“九大攻坚行动”——实施招商能力强基行动、重点区域对接行动、重点产业对接行动、重点企业对接行动、重点项目促进行动、招商方式创新行动、园区能级提升行动、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和绩效考核争先行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全县、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
招商新举措带来引资新成效。
2023年,昌黎县列入省、市重点项目49项,总投资283.15亿元。其中建设项目27项,总投资128.13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52.85亿元;前期项目22个,总投资155.02亿元。
目前,昌黎县梳理重大在谈项目116个,总投资1325.5亿元;谋划储备项目102个,总投资1087.86亿元;重点对接企业达138家。秦丰沿海输气管道工程(昌黎段)部分管段已进场并开展焊接作业,秦唐高速(昌黎段)项目已完成投资18.1亿元,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三大组团正在全力推进。
抢抓机遇、搭建平台、主动对接,昌黎县收获满满。
今年4月,由《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三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在北京举办,昌黎县荣获“2022中国(区域)最具投资潜力县(市、区)”称号。昌黎县委书记宗振华在大会上说,为转变服务观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企业投资发展积极性,昌黎县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持续发力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质、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一流营商环境。
精准、精心,抓招商引资工作,全县上下“横下一条心”。昌黎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领导小组。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分包项目制度,26位县级领导分包172个重点项目,要求每月下沉一线,实行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主动帮助项目业主纾困解难,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如此紧锣密鼓的节奏,传达的是昌黎县聚焦聚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力提速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紧迫感和坚定信心。
既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住、长得大。为了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昌黎县提出,要深度推进审批流程再造,研究出台《关于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管理的意见》,在经开区试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着力实现投资审批再提质、再提速。分别在空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昌黎工业园、皮毛产业园收储土地2000亩、1000亩、500亩、600亩,让园区真正成为承接重大项目的“梧桐树”。特别是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在要素保障上“用实劲”,当好首席“服务员”;在项目服务上“出实招”,争做优秀“好伙计”;在助企发展上“办实事”,当好企业“贴心人”,打造政策最透明、服务最优质、要素最活跃的投资环境,真正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企业发展迈进“快车道”。
8月过半,正是硕果入仓的好时节。昌黎县将集中优势力量、集聚资源要素、集成支持政策,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力争通过集中攻坚和持续跟进,全力推进前期项目开工建设、开工项目加快进度、建成项目投产达效,持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速项目建设步伐,为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