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县域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昌黎县深入开展与特色产业的对接交流,纾企业之困、解企业之难,助力企业科技转型升级。近日,昌黎县召开缝纫机零件加工产业座谈会在昌黎县市民中心八楼西会议室举行。县委书记孙谓青、市科技局局长冯智恩、县政府县长李清、河北昌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郭毅及市科技局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陈戟、徐栋,北京自动化研究所中心刘义、贺志强,昌黎县后双工业缝纫机零件加工行业协会刘政清、刘锡民等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一行详细介绍了前期现场走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并结合当前我国缝制设备生产制造情况及机床等通用装备数字化发展水平,对昌黎的缝机零部件产品生产提出了具体的工艺、装备升级改造建议。
县委书记孙谓青表示,作为典型传统制造业,昌黎弯针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然摸索并积累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制造经验,并在全球缝制产业分工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无论是产品材质、工艺、装备还是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等都急需进行优化升级,希望企业、政府与协会三方资源持续深入协作,打造长效产业服务平台,共同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科技局局长冯智恩表示,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产业优势,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利用技术创新资源,深入探讨技术合作项目,着力打造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加强与燕山大学、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共同技术攻关,精准对接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以企业为主体,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逐步拓展。
昌黎县后双工业缝纫机零件加工行业协会刘政清、刘锡民均表示,协会技改服务务实创新,为解决企业技改难点痛点提供了关键助力。接下来,将根据专家组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依照企业实际情况,梳理需求、找准痛点、从简入繁、由点及面,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做稳做实。
本次座谈会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专家团队及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和互动,深入推进了昌黎弯针产业集群的新型工业化建设。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发挥自身服务职能,有效整合技术资源,持续创新和优化升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县域科技创新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