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音乐学院非遗中心调研组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昌黎民歌进行调研录制,近距离领略这一古老民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当天,中央音乐学院非遗中心调研组来到泥井镇李成庄村及黄金海岸,精心布置不同场景,对昌黎民歌《打夯号子》和《渔歌号子》进行调研并进行录制拍摄。在民歌传承人及艺术团演员的倾情展示下,调研组充分感受到了昌黎民歌的独特韵味和魅力。
据了解,此次调研为期两天,通过采访录制、交流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昌黎民歌的沿革、活动和发展概况,地区分布及传承保护现状,同时还将对《叫卖调》《秧歌调》等经典昌黎民歌进行录制并进行后期研究,探寻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路径。
昌黎民歌源于辽金时代,是昌黎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县民间艺术的瑰宝,代表曲目包括《绣灯笼》《捡棉花》《小看戏》《茉莉花》等。2008年,昌黎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我县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央音乐学院非遗中心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我县文化部门的沟通交流,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实地考察及访谈等形式,进一步推动昌黎民歌优秀作品的传播,深入挖掘昌黎民歌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使昌黎民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