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昌黎要闻

昌黎“校地联建”结硕果 振兴路上“智”在必得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5日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以前总为油桃病虫害防治没章法发愁,现在专家手把手教技术,今年挂果率明显提高。”不久前,在昌黎县新集镇小周庄村,果农看着枝头上饱满的果实,难掩丰收的喜悦。这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专家团队进村开展技术培训后,村民们最直观的收获。今年以来,昌黎县坚持“党建搭台、校地对接、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理念,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深入推进“校地联建”,让高校的智慧、技术资源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联建的关键是找准需求、精准对接。”昌黎县专门成立“校地联络专班”,聚焦基层党建提升、特色产业培育等领域,组织共建双方开展19次交流座谈。目前,昌黎县17个乡镇(区)党委和河北昌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已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18个二级教学单位党委全部完成共建对接,形成了“专业匹配、资源适配”的合作格局。

在茹荷镇的海参养殖基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专家们带着检测设备蹲点调研,为丽春海参养殖有限公司破解了水质调控难题。“专家不仅给出方案,还留下了联系方式,随时能请教。”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养殖风险降低了,心里踏实多了。而在朱各庄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字与信息科技学院正与当地企业探讨产业升级路径,计划用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制造业赋能。

“校地联建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共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既派专家下沉解决实际问题,乡村也为师生提供实践平台。这种良性互动在多个领域落地生根:体育与健康学院计划为大蒲河镇送去文艺演出和中医理疗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健康关怀;教育学院拟在刘台庄镇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堂和科学讲堂,用知识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艺术学院打算为泥井镇村庄绘制艺术墙,让村容村貌焕发新颜;文法学院与马坨店乡探讨司法援助、信访问题化解等合作,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为让合作走深走实,昌黎县通过多种机制保障长效性。当地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库”,每个产业领域明确1名首席专家,配备不少于3人的科技服务团队;聘请专家担任乡村振兴咨询顾问,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与乡土人才“一对一”结对帮扶;还通过“农村干部大讲堂”等平台,让专家为基层党员干部、实用人才授课,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乡村带头人。

“校地联建是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关键抓手。”昌黎县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油桃种植技术培训到水产养殖调研,从企业转型升级指导到乡村治理优化,高校资源精准对接发展需求。这种‘智力下沉’的合作模式,让乡村振兴的根基更牢、动力更足。”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