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增绿、添彩、提质”林业发展中心不断创新“村庄绿化”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21日  来源:县林业中心

字体:【  】 【打印】


宗振华书记在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 "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创新兴县" 发展战略不动摇,全面实施 "坚持一个引领、明确一个对标、突出三个重点、强化四个保障" 的 "1134" 的发展思路,这是我县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的坚强举措,是时代所需,更是民生所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林业系统以打造森林乡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千方百计地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让村民成为供给生态产品的市场主体,从而让村民实现了 "绿水青山" 与 "金山银山" 兼得。
一、规划先行,做好生态宜居增绿文章。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2018年以来,以营造不同村庄景观类型为目标,编制《昌黎县国土绿化行动三年实施方案》,从三个切入点做好增绿文章。一是在房前屋后增绿。以公益植树活动为抓手,开展 "免费供苗" 活动,鼓励引导群众、学生开展身边增绿、见缝插绿。植树季机关干部职工以义务植树、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二是向临近三沿要绿。以临近村庄的公路、铁路、河流 "三沿" 为重点,大力实施通道绿化工程。三是镇村街区上拓绿。采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打造重点精品村庄,按照实际绿化效果给予适当的政府补贴。乡村振兴,绿化先行。2018年以来各年度分别打造重点精品村38个、100个、150个、60个。
二、创新模式,算好收益账激发各方热情。
一是引入第三方力量。大蒲河镇通过 "第三方市场合作" 理念引导绿化公司发挥专业团队和资金优势规划设计和垫资、销售,村委会、村民发挥各自资源对房前屋后树木进行看管养护。以协议约定收益分成。二是集中采购保障。新集镇通过集中采购10万余株皇冠梨苗木保障苗木品种、质量。三是算好收益分成账。荒佃庄镇新桃园村将村外一般耕地及养殖小区内外土地利用起来,专人管护,绿化收益由村委会和群众按比例分成,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2020年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四是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朱各庄镇指挥村积极寻求大型骨干企业宏兴铁厂强力支持,靖安南村采取村集体、村民分别投入安丰兜底模式,打造800亩高标准吉丰果业园区。五是搭乘政策顺风车。马坨店乡张庄子村,两山乡正明山村、施各庄村等以绿化美化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以绿养硬,以绿提标,绿美兼顾。四年来,全县共完成村庄绿化面积10000亩,348个村庄已经达到沿海地区村庄绿化率20%的标准。
三、多元推动,破解资金难题提质增效。
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我县林业工作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走在了前面。积极破除造林绿化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思维定式,采取向上争资、财政投资、企业出资、社会筹资等方式,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切实破解融资难题。以资金的大投入,实现造林绿化的大面积、大成效、大收益。特别是强化政策支持,突出利益导向,结合农田林网、环村绿化带建设,广泛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经济林建设。采取向上争资、财政投资、企业出资、社会筹资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切实破解融资难题。以资金的大投入,实现造林绿化的大面积、大成效、大收益。四年来,县、乡、村三级联动,投入村庄绿化资金8000余万元。其中县级以上财政投入1300余万元。企业、乡镇、村自筹资金和群众投工投劳折抵近6700万元。林业助力乡村振兴,富了村民绿了家园。
四、结果导向,牢牢把握生态宜居核心要求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年度村庄绿化任务得到较好地完成。2018年以来,共完成新增村庄绿化造林面积10000亩,累计348个村庄达到沿海地区村庄绿化标准(森林覆盖率20%以上), 2019年以来,十里铺乡西山场村、两山乡长峪山、五峰山、正明山,南区管理处邢庄、十里铺乡条子峪村、荒佃庄新桃园村,荒佃庄镇老君坨村、大蒲河镇裴家堡村等9个村庄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 "1134" 发展思路指引下,林业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用力,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助力乡村振兴!未来三年,规划村庄绿化任务4000亩,涉及17个乡镇200个村庄,全县418个村将全部实现高标准村庄绿化。突出保护乡村山体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古树名木等,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和修复。引导鼓励村民通过栽植果蔬、花木等开展庭院绿化,通过农村 "四旁" (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树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在森林乡村建设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林业贡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