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会曝光了河南禹州粉条生产加工小作坊使用食用木薯淀粉、食用玉米淀粉生产加工粉条冒充红薯粉条、生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一直以来,粉条行业的发展存在食用木薯淀粉的采购使用、企业采取生产标准、粉条主要淀粉含量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目前,我县有粉条生产企业执行GB/T 23587标准的有82家,执行企业标准的有62家。上述标准均不能完全满足我县粉条产业发展需求,为此,亟需根据我县粉条企业发展现状和工艺特点建立昌黎粉条(丝)团体标准,让昌黎粉条产品彰显企业特色、产业特长、产品特质,搭建产区高质量发展新引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产区品牌。
今年6月,省食协组织专家组与昌黎粉丝园区就建立昌黎粉条产业团体标准事宜磋商洽谈,签订建立昌黎粉条产业产区团体标准协议,团标工作稳步推进。几易其稿后,8月3日,在昌黎县粉丝园区召开关于昌黎粉条产业产区团标制定征求意见座谈会。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秦皇岛市食品检验中心、昌黎县粉丝园区管委会、昌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昌黎县国锋食品有限公司、昌黎县顺盛食品有限公司、昌黎县鑫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昌黎县三力食品有限公司、昌黎县永顺食品有限公司、昌黎县仁信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参加座谈研讨。
昌黎粉条(丝)团体标准适用于粉条(丝)生产、检验和销售,规定了粉条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质量要求。团体标准就原辅料使用、产品名称命名、铝残留量检测等方面内容进行细化和明确,新的粉条(丝)团体标准势必助推粉条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跟进,推进昌黎县粉条(丝)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建立粉条行业的治理提升工作常态化机制,以数字化改造提升为契机,提升产品品质、塑造企业品牌、培育产业品格,利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构建粉条食品数字化溯源管理平台,探索打造粉条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产品实施二维码追溯,打造 "安全看得见" 的昌黎产区形象,将我县粉条产业打造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