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昌黎县税务局“三全三实”全方位推动“精细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9日  来源:昌黎县税务局

字体:【  】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精神,昌黎县税务局进一步聚焦纳税人需求,整合再造流程,细化服务举措,抓实重点环节,降低征纳成本,以 "精细服务" 推动税收营商环境和纳税人满意度双提升。
一、全方位推进,在细化服务举措上 "见实效"
昌黎县局党委将 "精细服务" 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链条搭建服务闭环,多举措扩大宣传影响,多部门协调精准帮扶,凝心聚力展现精细服务新作为。一是 "专属+团队" ,确保精细服务无死角。以远程帮办为基础,整合 "不满意请找我专席" 及 "分局网格化联络员" ,开设以大厅资深业务骨干韩焕玉为主力的 "韩姐热线" ,集中15名业务骨干成立党员先锋精英团队提供专业政策解答,形成 "远程帮办中心-专属联络员-‘韩姐热线’-精英团队" 递进式服务闭环,承诺24小时答复纳税人涉税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二是 "全面+定制" ,确保精细服务全覆盖。税收宣讲团入 "两会" 、入梨园、入企业宣讲税费新政,目前发送政策辅导短信49000余条、发放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手册1500余份、通过邮寄方式将5000余册省市局政策明白卡送达纳税人手中,持续扩大政策宣传面及影响力。党委成员带头分三批次走访重点纳税人152户,精准辅导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确保政策直达快享。三是 "共建+协作" ,确保精细服务出实绩。秉承 "强党建就是聚人心" 理念,积极推进与县人社、医保等13个部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推动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办事效率。立足信用体系建设,与9家银行机构深入推进 "银税互动" 合作,形成常态化联动机制,为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全职能打造,在优化办税服务室上 "出实招"
针对昌黎县税源分布较广且农村纳税人占比较大的现实问题,依托5G智慧办税服务厅,改造升级 "5个基层分局办税服务室+1个城区分局网厅" ,打造 "10分钟+10公里" 的 "双10办税圈" ,构建更加省时、省力、省事的 "五室两厅" 纳税服务新格局。一是硬件升级强基础。县局党委秉承 "党委服务于全局、机关服务于基层、全局服务于纳税人缴费人" 的基本原则,耗资19.3万元对基层分局办税服务室进行升级改造。统一办税服务室标志标识,设置17台自助设备终端,以网格化布局实现就近办税。同步制定《办税服务室运行规范》,确保办税服务室规范高效运行。二是人力保障固根基。结合干部工作经历、考虑干部成长需要,遵循 "人职匹配、适人适岗" 原则,调整部分年轻干部到基层分局轮岗,增强基层征管力量。组织大厅及业务股室骨干分批次、分类别对办税服务室人员开展培训,迅速提升其业务水平,培养既会征收又能管理的全能人才。目前可承接分局所辖企业90%以上税费业务,最大限度服务农村分局管辖的纳税人、缴费人,减轻办税服务厅压力。三是宣传引导见实效。通过办税服务厅、税企微信群、手机短信、公益LED屏等渠道,强化办税服务室宣传力度,引导纳税人就近办税,缩短办税缴费半径,解决纳税人办税往返成本高、沟通不畅 "两头跑" 问题。运行三个多月以来,各办税服务室及网厅共办理涉税业务5200余笔,办税服务厅日均人流量降低35%,有效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全身心投入,在服务特殊群体上 "下实功"
作为全省特殊人群服务试点单位,昌黎县局倾力打造 "联心服务" 品牌,以 "便捷、尊重、关爱" 为核心,精准对接需求,细化服务举措,为特殊群体带来畅通无碍的办税缴费新体验。一是聚焦反馈痛点,群策群力画好 "作战图" 。实地走访分析县域内各类特殊人群办税缴费现状及实际需求,召开4次服务特殊群体方案研讨会,按照老年人、残疾人、孕妇、退役军人、A级纳税人、高新技术企业、非居民企业等类别,研讨不同类别服务举措,制定《特殊群体精细服务办法》,打造定制化、无死角、广覆盖的特殊人群服务体系。二是聚焦办税难点,量体裁衣打造 "无障厅" 。升级打造全市首家 "无障碍办税厅" ,改建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等硬件设施,配齐爱心轮椅、紧急呼叫铃、便民服务箱等便民物品,设立无障碍咨询专席,配备沟通专用平板电脑,提供在线手语视频翻译、代拨电话等个性化办税服务。开通特殊群体绿色通道,提供免叫号、免排队、即办理等 "一站式" 服务,配备服务专员,实现无障碍一对一全程 "陪办" ,确保特殊群体进门有人接、事情有人办、困难有人帮。同时,安排英语专业人员双语解答外籍人士业务问题,做到双语沟通 "无障碍" 。三是聚焦帮扶热点,协同联动办好 "暖心事" 。开展县域内助残企业考察,为宏兴钢铁等多家助残扶残企业配备税费业务顾问,大力宣传安置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已成功引导7家企业解决95名残疾人就业问题。建立税务、县残联、工商联等部门协同的残疾人创业扶持机制,依托宏兴钢铁公司创立的残疾人创业园,组织创新开设盲人按摩、手工艺品制作、播音主持培训等技能项目,举办残疾人直播带货活动,销售昌黎红酒等特产及残疾人自制手工艺品,由税务干部现场对直播带货涉税问题进行解答,为残疾人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