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开展以来,昌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电商工作会议督导工作进程,承办企业昌黎县嘉诚集团严格按照《昌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标准要求开展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1.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场地布置及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电商培训中心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400人大会议室一个,200人中型会议室一个,50人小型会议室一个,电子大屏幕和完整的音响设备已安装,已经完成培训中心建设。
2.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昌黎县特色产品展示区搭建完毕,汇集了昌黎红酒、昌黎粉丝、昌黎海产品、昌黎果蔬等多个大类10多个厂家的百余种特色产品。
3.新电商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已完成。
4.已开设网上店铺50多家。
5.昌黎县农产品生产大数据库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目前16个乡镇238个村的农业生产大数据基础信息采集。
6.已完成3家合作社加入河北省溯源系统建设,农产品追溯码查询系统健全。
7.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团队基础搭建完成,专业淘宝运营团队核心7名,新媒体及直播运营2家,专业策划团队2家。
二、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1.在昌黎县农业科技园区内,已建设1个5000平米的县级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购置配送车辆8台、打包台、货架、扫码枪若干。
2.多家快递公司共16个乡镇配送点,238家村站点业务已开展,县级仓储物流中心每天收件达到近2万件。
3.物流正式运营后,村民享受到更便捷、高效、实惠的服务。配送车辆不仅将快递包裹、日用百货运送至村级服务站做好下行工作,还可将货物在村与村之间进行正常派送。大大地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为加大 "快递收发服务到家" 在村站中的宣传力度,使更多偏远站点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便利快捷的物流服务。
三、乡(镇)、村级服务站
1.对已经确立的238家农村服务站签订了合同,已经挂牌完成,正在进一步叠加业务,丰富其经济收入来源。
2.与农村信用社、建设银行等金融、保险、机构洽谈服务业务下沉,达成合作。
3.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署合作书,新用户开卡和安装宽带等业务已在服务站开展。
4.本月走访了28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检查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情况,了解站点运营情况及需求,指导站点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培训站点负责人熟练操作手机下单小程序。
四、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
1.12月份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人次线上线下累计达到1000人次以上,充分发挥孵化职能,为电子商务进农村起到了有利的宣传,已帮助培训人员开设网上店铺50余家,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上行,围绕本地特色产品形成产地供应链,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及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借助嘉诚市场果蔬大量上市的契机,进一步打造 "昌黎土豆" 品牌,线上线下销售昌黎沙地土豆。
2.累计开展电商直播65场,每天为当地菜农更新菜价,提供物流信息。
3.完成黄瓜、西红柿、土豆等农产品测品工作,已经具备电商销售的基础条件,并能做到一件代发。
4.开拓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业务,通过直播销售昌黎红酒、昌黎果蔬等特色产品。
5.对辖区内农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建立了昌黎县农产品生产大数据库,制定了相应的销售措施。
6.在县域范围引进了3家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加入溯源系统,销售方面已见初步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制品上行。
7.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我们综合服务中心携手并肩 、全力以赴守好市场防疫关,及时足量地为周边村级服务站配送新鲜蔬菜,保障群众 "菜篮子" 共抗疫情。
六、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1.建设完成3000平米农产品供应链中心,以昌黎县果蔬为基础,以对接京津为目标,服务连接本地和全国,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等业务,已经为正大、永辉、广缘等配送蔬菜,正在洽谈盒马鲜生等全国渠道。
2.建设冷链体系和初加工基地,冷库已投入保鲜储存农产品,于9月底完成分区指示牌设计制作等装修装饰。
3.为全县各超市、餐饮等渠道供应平价蔬菜、调味品、日用百货等,同步建立覆盖县域的新型智慧化商业系统,已经服务230余个网点。
4.开发嘉诚农产品精选小程序,为200多家超市、餐饮企业开通线上供应渠道,方便传统渠道采购商品,提高进货效率,降低渠道采购成本。
七.电商宣传
1.通过快手抖音直播和广告宣传片的播放,实时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和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建设背景和工作要求。
2.工作人员对农村电子商务站点的服务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电子商务服务内容包括代买代购、农资经销、小额取款、快递收发、充值缴费(电费及通信费等)、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服务。通过精进物流配送运作方式,合理规划运营线路,形成小区域物流快递联合收寄配送, "足不出村" 方便老百姓收寄快递,促进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通路建设,使更多更好的产品能够走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