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鼓弦承韵 影秧焕新——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非遗传承团探秘昌黎地秧歌与皮影戏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来源:县旅游文广局

字体:【  】 【打印】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则是流淌在民间的鲜活基因。为探寻昌黎地区非遗的独特魅力,推动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鼓弦承韵,影秧焕新”非遗传承团走进昌黎,深度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与昌黎皮影戏,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用青年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750.jpg

一、踏歌起舞悟民俗——解码昌黎地秧歌的文化密码 

在昌黎地秧歌传承点,绣纹精致的道具与手作服饰承载着文化记忆与地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详细讲解地秧歌的历史与角色精髓,丑角风趣诙谐、妞角端庄典雅,一招一式皆蕴含民俗智慧。队员们穿上特色服饰跟学步伐与手势,虽初学时动作生疏,却在笑声与汗水中逐渐领会“歌以咏志、舞以抒情”的艺术张力,真切感受到地秧歌作为百姓情感出口与民俗传承活态教材的蓬勃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823.png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801.png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815.png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829.png

二、光影流转见匠心——感受昌黎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走进皮影艺术家杨金波老师的工作室,队员们见证了刻刀在驴皮上游走、精美花纹转瞬成形的精湛技艺,灯幕后,皮影人物在指尖起落间神采鲜活,队员们主动走到幕后尝试操控,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慢慢掌握技巧让皮影人物 “走起来、动起来”,在光影流转中深刻感知古老皮影技艺的精巧与生命力,读懂了从选皮、雕刻到成影的每一步里,都藏着来自匠人的秩序感、时间感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849.png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837.png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901.png


微信图片_20250908144855.png

此次昌黎之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非遗传承团不仅近距离接触了昌黎地秧歌与皮影戏这两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更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了非遗的魅力与传承人的坚守。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发挥青年力量,通过更多创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昌黎非遗、喜爱昌黎非遗,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