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适合农村经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的新供销组织架构。针对昌黎县供销社社属企业、基层供销社在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划定职权范围、厘清管理关系,构建 "一县一社" 管理机制和组织框架;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吸收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头人进入县社领导班子,创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增强服务 "三农" 综合实力;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筹建新集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十里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荒佃庄皮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蒲河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等,目前昌黎县416个行政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680家,入社社员8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0%。
二是推动供销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着力打造以恒丰、嘉诚、东义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探索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以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样板,目前土地流转规模已近万亩;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合作实施测土施肥、种苗嫁接、种苗繁育工程,解决一家一户育苗成本高、品质退化等难题;利用省、市供销社系统教育基地和远程教育资源开设 "新合作讲堂" ,培训农村各类新型实用人才;着眼于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规范和拓展了荒佃庄、新集、十里铺、葛条港、刘台庄、龙家店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科技信息服务、家电农机维修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筹组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服务中心,承办财政支持的 "新网工程"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基层组织专项发展资金等涉农项目报审、实施及监管等工作,目前全县已有8个项目进入总社项目库。
三是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更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建立 "益农家" 果蔬超市,组建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办事处,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考察学习电子商务先进案例及经验,注册 "昌黎县新合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积极探索 "线上市场" 与 "线下市场" 互动促销的 "网上供销社" 模式;复制推广靖安镇供销社资金互助中心的先进经验,防控风险、把握底线发展和规范荒佃庄、新集、两山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中心,解决社员融资难问题;以新集农产品批发市场、嘉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国家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为载体,谋划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县供销大厦拟建设大型农产品综合展销平台,已与浙商达成投资意向,建成后将提升昌黎红酒、皮毛、生鲜海产品、粉丝、甜玉米及蔬菜水果等地方农特产品的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