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乡镇动态

新庄子村:小浮球 “浮”起村经济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18日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走进刘台庄镇新庄子村,路两旁的几家浮球厂的大院内堆满了小山似的浮球,运输车辆进进出出。 "别看小球不起眼,咱县甚至外县的扇贝养殖产业都靠它着呢!" 该村村主任刘渤振自豪地对记者说。
  新庄子村曾是刘台庄镇的后进村,随着浮球产业的壮大,早已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目前,该村年人均纯收入达5833元。
  新庄子村的浮球生产始于2000年。当时我县浅海扇贝养殖业刚刚兴起,扇贝养殖中浮球的大量使用让村主任刘渤振看到了商机,他投资30万元开办了村内第一个贝类浮球厂,一年下来,自己的腰包鼓了,还为村里解决剩余劳动力35名。刘渤振的成功给村民致富找到了出路,在村里的政策扶持下,一些有能力的村民陆续建厂,浮球生产业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该村共拥有浮球厂7家,日生产量从最初的几千只达到了5万余只,销路更是遍布我县及其它沿海市县,为生产厂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的同时,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据了解,几家厂子吸纳了村内60%的劳动力,按劳发放的高工资,让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在各浮球厂走访时,记者发现每个浮球厂内都堆了很多破损的浮球。原来,几年前,该村浮球厂的销售人员在销售浮球的时候发现各地养殖户每年都损坏很多浮球,有的养殖户将损坏的浮球堆在家里,有的直接扔在海边,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几家厂子经过商量,决定在以后销售新球的过程中从各地回收破损的浮球,拉回厂子再进行去污、重铸,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养殖户的养殖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海边的环境污染。
  村主任刘渤振说: "有产业的支撑,农村才能发展,村民才能致富奔小康。" 他还说,村里正准备建立浮球协会,希望能以此来应对销售市场的不稳定状况,维护村内的企业,促进村内经济稳步发展。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