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乡镇动态

白枣林村:大棚油桃结出致富果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30日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走进刘台庄镇白枣林村,你的眼睛会被路两旁的一个个大棚所吸引。塑料膜后面 "" 的是什么呢?让记者忍不住去里面探个究竟。
  一进大棚,满棚红红的桃子就映入了眼帘,嫩绿的叶子上面露珠在滚动。原来路边大棚里 "" 的是油桃树。油桃棚的主人王利敏一家人,正有说有笑地摘油桃。据了解,这几天白枣林村的果农们格外忙活,因为现在正是油桃上市的好时期。当记者问起一个棚的油桃的收入时,王利敏一边摘果一边笑着说: "挣不了多少,也就一万多块钱吧。" 一万多元!记者给他算了一笔账,这个油桃棚占地一亩,要是种普通粮食作物的话,一亩地最多也就挣个千八百元,大棚油桃的收入可是大田作物的10倍以上啊。
  十几年前白枣林村是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就是靠种粮食作物为主要生活来源,农民增收缓慢。由于邻近村庄种植果树的效益明显,白枣林村的村民都心动了,但谁也不敢当吃螃蟹的第一人。后来,原白枣林村的支部书记田志敏在刘台庄镇政府的农业部门支持下,在村里率先盖起了一个1亩地的油桃大棚。在镇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当年田志敏的油桃就喜获丰收,挣了八千多元。
  有了成功的典范,不少村民也纷纷建起了大棚。 "如今设施油桃成了我们村民致富的新途径,现在我村有24个大棚,占地30多亩,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40万元。" 白枣林村支部书记周勇介绍说。当各地的农民们纷纷闲起来准备 "猫冬" 时,白枣林村的农民们却纷纷忙着油桃树 "穿起厚厚的外衣" 。从12月份开始到次年的6月份,就是大棚油桃的生长周期。 "在冬天农闲季节,村民们开始管理大棚的油桃,本来村里有些想打牌猫冬的人们,看见人家都在冬闲时忙着挣钱,也都比着想办法挣钱啊。" 周勇笑着说。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刘台庄镇政府大力发展本镇的设施林果业。该镇通过举办鲜桃品尝会等方式,把发展中的刘台庄介绍给社会,把形成品牌的林果推荐给市场。同时,该镇严格按照果品标准化的要求把管理经验传授给乡亲们,无偿为群众在苗木引进、品种改良、棚室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同时还推广科学剪枝、配方施肥、铺设反光膜等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如今,该镇果品畅销广东、上海等全国各地,实现了果品增效、果农增收。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