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精细管理。建立镇、社区(村)两级监督管理机制,镇党委班子成员带领工作队包联10个村、22个社区,对各社区(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指导,并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实行村 "两委" 班子包组,小组长包干到户机制,并在各片区安装管理公示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健全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处理、 "门前三包" 等管理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定期 "回头看" ,及时处理出现的新问题,实现真 "清零" ,常 "清零" 。
二是营造氛围,深入人心。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把人居环境提升同文明实践、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常态化开展大扫除大整治志愿服务,宣传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意识深入人心,推动村庄环境大改变、大提升。
三是打造品牌,上下联动。挖掘村庄文化,突出村庄特色,结合资源禀赋,对村庄实施添绿、点亮、扮美工程,努力做到 "一村一特色" "一村一乡韵" ,对全镇村庄进行组团式、片区化整治提升,串联带动杏树园村示范村建设,整治提升沿线 "路、水、林、田、房" ,以点带线,连线成面联动整治,建设美丽宜居风景带。



中国政府网
冀公网安备 13032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