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排查,建立隐患清单。对辖区内电力线路通道、居民家庭、生产经营单位及公共区域的涉电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重点排查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树木障碍、老旧线路私拉乱接、农网设施绝缘老化、企业临时用电不规范等问题。累计排查各类涉电安全隐患点位8处,其中,电力线路通道内树林障碍隐患2处,居民老旧房屋室内线路隐患1处,农业生产临时用电隐患1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不规范用电隐患4处。
二是强力整改,消除风险源头。坚持“立查立改、限期销号”原则,组织供电所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施工队伍,对重大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包括清理线路通道内的树木障碍,更换老旧破损的电线、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规范临时用电线路敷设,督促企业安装标准配电箱等。对排查出的8处隐患进行限时整改。
三是广泛宣传,增强安全意识。坚持整治与教育并重,利用村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发布安全用电须知;组织供电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上门送安全”活动,发放安全用电手册等宣传资料300余份;3所中小学举办安全用电知识讲座,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场次,覆盖师生超400人次。通过密集宣传,群众对“线下植树建房危险”“湿手不碰电器”“出门断电”等安全常识的知晓率显著提升,自查自改家庭用电隐患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中国政府网
冀公网安备 13032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