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 "六稳" 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 任务,积极采取纾困惠企措施,最大程度减小疫情影响,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发展。
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总体经济企稳回升。全县GDP预计完成302.1亿元,完成 "“十三五”" 期末300亿元目标任务,增速由第一季度的下降6%回升到上半年的增长1%、前三季度的增长2.6%和全年的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61亿元,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6亿元,同比下降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3亿元,同比下降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848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8951元,同比增长6.8%。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坚持以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逐步构建了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品牌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特色产业做优做强。金属材料、葡萄酒、皮毛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上缴税金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5%左右,金属材料(钢铁)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安丰公司冷轧项目、宏兴公司钢铁减量置换一期工程、茅台凤凰酒庄等项目顺利投产,东亚香誉红酒创新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宝格国际裘皮城加速推进。强化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吸引一批新兴产业加速聚集。省建投全市首个风电项目大滩风电、国能生物质发电项目、航轮自行车项目投产达效,滦河口和刘台风力发电、三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园区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逐步积蓄发展动能。经济开发区试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市场化运作平台公司,矿产压覆、文物保护等区域评估园区内项目共享,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创新制定 "1+N" 招商政策体系,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成功与世界500强太平洋建设集团、山西皇城相府等大集团签约项目20余个,合同引进资金320多亿元。始终秉持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 的理念,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0年,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5个,全年完成投资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23.9%。其中:18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09.3亿元,全部开工纳统,完成投资56.8亿元。17个市重点前期项目总投资198.77亿元,2个项目已提前开工。
城乡设施加速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成果,最大限度满足发展需求。投资22.92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1个,城区集中供热改造9449户、覆盖率达95%以上,改造雨污分流管网2.1万米、小街小巷5条、公共停车场5个、老旧小区2个,新建改造便民市场2个,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决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收官战,完成村庄街道硬化128公里、无害化厕所改造1.29万座,美化村庄1.16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成功入围全省15个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节能环保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日趋改善。打好结构节能、项目节能组合拳。2020年,全县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3%,削减煤炭消费量10万吨以上,均完成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大滩风电、滦河口风电、国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运营达效。精准防治大气污染。完成工业窑炉治理13台、锅炉治理180台,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448台,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1%,PM2.5平均浓度达到38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保持下降。实施了滦河口生态修复、饮马河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入海河流水质全年稳定达标。完成8处主体灭失矿山整治修复,全年造林绿化4.86万亩。
社会民生不断进步,生活环境日益改善。围绕群众安居、便捷出行、环境改善、教育保障、文体惠民等10大工程,建设完成20项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所,完成汇文一中综合楼建设,建成标准化足球场1座、五人制足球场4座、室内滑冰馆1个,实施系列幼儿园、教学楼、土操场改建项目。村卫生室全面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县疾控中心投入使用,启动县中医院、龙家店卫生院异地建设项目,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嘉诚现代农业园区、宋庄农业综合体冰雪乐园、刘台庄艺彩研学基地等乡村旅游融合项目建设。深入开展 "七进" 演出文化活动6176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534万元,筑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完善推进儿童养老社会福利体系,投入430万元对4家公办敬老院的取暖设施改造提升。积极推动城乡就业,新增城镇就业8935人。采用 "光热+生物质、地源热泵+、气代煤+、集中供热" 改造方式,完成清洁取暖改造42383户。
2021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逐步趋稳向好发展,仍存在一些矛盾问题:一是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亟需提高。全县重工业比重达95%左右,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较低;重大龙头项目较少,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增收空间不断缩窄,增收渠道比较单一;同时, "三保" 支出、基础设施、大气污染防治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税形势依然严峻。三是生态治理、民生事业还存在短板。随着节能和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节能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压力持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还不稳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与群众期待和要求尚有差距。四是疫情影响仍然持续。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未走出困境,社会消费低迷萎缩,进出口增长乏力等。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参照省市指标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确定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万元GDP能耗和PM2.5平均浓度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三、2021年的重点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扎实做好 "六稳" 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 任务,统筹开展 "三重四创五优化" 活动,加快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激发经济活力,坚持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为 "“十四五”" 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积极做好宏观经济管控,强化经济运行分析预测。强化政策跟踪解读与落地实施,吃准吃透国家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 "六稳" "六保" 工作及减税降费、纾困惠企等系列政策精神,科学精准落实好国家政策,让国家政策落地生根、为我所用、助我发展。统筹平衡远景与近期、质量与效益等指标关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企业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及时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经济稳中有升、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抓好存量提质和增量提效两条主线,通过抓好一批拓链延链强链及提质增效的技改升级项目,加快金属压延及装备制造、葡萄酒、皮毛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档强级步伐。以落实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为突破口,加速推进安丰冷轧二期、宏兴精品棒材、东亚香誉红酒交易中心项目实施。积极推进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崛起,吸附一批新兴产业加速聚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支撑。全力推进滦河口风电二期、中关村生命产业园昌黎科创基地、安丰公司产供销智能化管控等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加速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拓展全域旅游内涵和领域,构筑昌黎文旅康养目的地。支持创意设计与实体经济跨界融合、联动产出,加大对科技服务研发、金融商务、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和扶持力度,全力服务现有企业转型升级。高标准建设商贸物流服务集聚区,加速推进锦绣大地农批物流城、循环产业园智慧物流园等项目。
(三)扎实推进园区和项目建设,不断挖掘投资潜力。充分发挥 "一区六园" 经济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分税制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审批制度和投融资平台改革,全面提升园区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优化园区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快宏兴公转铁项目建设,推进皮毛产业园起步区路网、裘皮城配套路网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空港产业园支路网建设,启动昌黎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二期、皮毛产业园和空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强化 "项目为王" 理念,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 "两新一重" 基础建设、制造业能级提升等国家支持领域谋划项目,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在用地、资金、审批等方面全要素服从服务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包联项目机制和 "五个一" 工作法,建立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度,实行 "三优先、三不准" ,切实形成支持项目建设强大合力。全力推进安丰1450热轧卷板、冷轧二期工程和宝格国际裘皮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动空港保税仓及GMP标准化厂房综合体等项目早日完工、宏兴减量置换等项目投产达效。
(四)主动融入 "双循环" 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支持进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市场。组织金融机构与外贸企业有效对接、缓解融资困难,协助企业办理进出口权、壮大出口主体,鼓励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风险,加大外贸品牌培育、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振外贸企业投资信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复苏。落实省市有序取消部分行政性消费限制规定,拓展旅游、教育、康养等服务消费,推动释放政策红利。健全完善城乡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和零售网络,推动传统零售网点、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农贸市场、菜市场建设改造。指导企业开拓新业态,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方式,开展网络线上销售。积极培育规模企业,深入调查现代服务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企业,具备入统标准企业积极培育入统,对限上企业加强跟踪服务,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五)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协调发展。聚焦 "中心辐射" ,将葛条港乡纳入县城规划控制区,实施同城化管理,提升县城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全力打造全省最具活力县城。聚焦 "三足鼎立" ,以靖安镇、朱各庄镇、荒佃庄镇为主体,推进钢铁、皮毛特色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昌黎发展战略空间和重要增长极。聚焦 "特色支撑" ,以十里铺乡、两山乡为主体,全力创建干红、葡萄特色小镇;以龙家店镇、安山镇为主体,全力打造粉丝特色小镇;以团林乡、茹荷镇为主体,全力打造海洋特色小镇。聚焦 "片区提升" ,以新集镇、马坨店乡、刘台庄镇、泥井镇、大蒲河镇为主体,大力发展科技、绿色、品牌、质量、特色农业,全力打造产乡融合生态宜居的示范区。全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抢抓国家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利好机遇,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 "四好农村路" "厕所革命" 、生活污水处理、农村人饮安全工程,重构乡村记忆,展示乡村魅力。
(六)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方面激发经济活力。秉持重商、尊商、扶商、安商、爱商理念,提高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市场主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从疏解资金压力、强化要素保障、激发主体活力、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破解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深化千企转型行动,鼓励帮扶企业通过技改、重组等方式实现升级转型。支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土地等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保持定力,增强信心,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不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