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总结

昌黎县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7日  来源:县公安局

字体:【  】 【打印】

2022年以来,昌黎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县政法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这个主题,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行政执法公开、公正、公平,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严格依法行政,用法律规范执法民警的执法行为,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现将我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成立以副县长、公安局长为组长,其他局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各执法警种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对该项工作任务进行逐项分解,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和重点任务,将其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主动抓,其他领导协同抓,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领导小组深入各单位检查督导行政执法工作,督导各单位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定期听取执法部门的工作汇报和建议,决定解决行政执法工作方面和提高执法质量的关键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二)加强案件审核把关工作,提高案件质量
法制大队严把案件审核关,在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的审核工作上,一方面确保程序合法,一方面确保量罚适当。我局法制大队严格进行执法质量日考评通报制度,将每起案件从接处警、受立案、采取强制措施等等各各环节进行考评,对案件继续实行“一案一考”、 “一月一评”、 “一日一通报”制度,实现对每起案件的网上即时审核、网上即时考评、网上即时通报、网上即时整改,既达到实时考评、全程考评的目的,又实现以实时考评促整改、以全程考评促提高的效果。针对市局每月对我局的执法考评,我局法制大队高度重视,逐案逐问题约谈办案单位开展复核工作,查找问题根源,并督促办案开整改工作,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无法整改的,对办案单位提出批评,杜绝以后再犯。2022年我局共对3371起案件进行了法律审核,其中行政案件2349起,刑事案件1022起,极大地提高了我局民警的执法质量。

(三)、加大法律培训工作,提高民警的执法业务素质
针对执法过程中的重点突出问题,专门在县局网开辟了《学习交流》专栏,累计发布常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法工作提示、注意事项33期。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法律法规培训、法制员培训和执法信息化技能培训,使执法民警及时适应执法实践需要,提高法律业务素质。通过集中培训,使全体执法民警熟悉办案程序,学会各类法律文书的规范化制作。并要求每名执法人员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每周不少于四小时的法律知识学习。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全局执法质量,针对日常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执法问题,县局通过召开全局会议、分片区深入辖区培训、案件质量约谈的方式,开展执法规范化培训。以个案点评的方式,对办案民警面对面的开展从接处警到案件办结的全流程、全方位讲解、指导,并与民警互动交流,当场解答民警提出的执法问题,真正做到了“上门服务、服务到家”。同时,常态化开展执法考试,定期组织全局执法民警参加刑事、行政法律法规规章考试,全方位促进全局执法水平、能力提升。

(四)推动受案立案制度改革,建立多项“2421”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执法工作通联机制。组建了由局领导、法制大队和各执法办案部门至少一名有责任心的法制员参加的执法工作群,负责向各部门传达各项执法工作提示、完成执法工作任务、整改执法工作问题,切实发挥工作群畅联迅速、便捷、反馈及时的功效,助推各办案单位法制员发挥好把关、推进、提升法制工作的作用。

二是建立提示提醒机制。利用微信工作群,法制大队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坚持每天安排专人对各执法办案单位的24小时警情处理、行政案件的30天延期、60天结案、刑事案件的3天、7天、30天延期、立案以及涉案财物入库、执法公开等问题进行梳理比对,以点对点的方式向执法民警进行多次提示提醒,把握超期、违规的时间节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超时上传视频、受案回执、受案证据,防止延期超期、结案超期、立案超期以及涉案财物、执法公开漏登等问题的发生,对于提醒后还出现问题的执法单位予以全局通报批评,屡犯不改的执法单位民警移交纪委督察处理。2022年,我局案管中心对全局接处警警情进行监督,对433起瑕疵警情督促逐案整改,并监督各执法单位对3日、7日、30日内不能做出立案决定的案件,制作延长立案期限审批呈请,严格进行受立案监督工作。

(五)四、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全面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

严格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及“四个一律”硬性要求,全面推行全程音视频记录制和“一案一盘”制,县局各执法场所将全部安装“高清数字审讯记录系统”、“执法六必录系统”,实现办案民警和犯罪嫌疑人双向留影留声,将办案全流程的音像、影像资料全部传输到网上执法办案系统,纳入网上管理监督。我局将严格按照省厅《执法办案同步录音录像装备配置》及市局制定的《秦皇岛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同步录音录像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抓紧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实现“高清数字审讯记录系统”、“执法六必录系统”、“执法办案系统”之间的相互对接融合,确保与市级“执法六必录系统”、“高清数字审讯记录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对执法活动的实时、动态、可视化、可回溯管理监督。我局已经全面应用高清审讯系统进行询问和讯问,并及时将执法场所以外制作的音视频录像上传“执法六必录系统”,我局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已在新办公楼建设,目前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软件安装人员未安装软件设备,等疫情形势缓和后,我局抓紧时间将设备安装完成。截至目前,我局执法记录仪采集站我局建立23个,执法记录仪我局现有290台,轨迹追踪系统我局建设完毕11个。

(六)、大力开展网上执法公开工作

在今年执法公开工作中,我局认真对照省公安厅、市局、政法委等部门有关执法公开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梳理内容、细化项目,查找不足、完善提高,确保严格按照各级规定完成执法公开各阶段工作。一是完善执法公开内容。继续完善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及其功能运用,使信息化效能在执法公开工作中得到最充分发挥,让昌黎县公安局门户网站成为执法公开的主渠道、大平台。二是拓宽执法公开方式。要在做好传统模式公开的基础上,借助新兴媒体深化执法公开,做到网上公开为主、网上网下并行,在公开范围和程度上同频同调。三是建立健全执法公开机制。要建立完善执法公开责任机制、执法公开审批和保密审查机制、执法公开定期更新制度、执法公开监督保障机制、执法公开考核机制。四是加强行政处罚裁决的公开工作,推进执法公开工作深入开展。为拓宽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的监督渠道,我局继续开展行政处罚裁决公开工作,将作技术处理的行政处罚裁决上网公开,极大的促进了执法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2022年我局公开行政处罚裁决682起。同时,我局各执法单位责成专人对“阳光警务执法办案查询系统”中的留言及时进行查看和回复,为促进执法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工作,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引入法治轨道

大力提高办理行政复议、国家赔偿、行政诉讼案件的效率和质量,积极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导入司法程序,扭转“信访不信法”、“弃法转访”的局面,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当事人用行政复议、国家赔偿、行政诉讼等司法救济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022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起,维持4起,撤销1起。受理不立案复议案件4起,维持2起,撤销2起。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0起,驳回诉讼请求3起,自撤2起,一审撤销正在上诉2起,未结3起。极大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培训,提高全局民警整体执法素质。一是要抓好领导的培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要实现执法主体素质的整体提高,达到执法规范化,领导的认识、重视程度、执法素质的提高是关键。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领导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改变以往用习惯、政策代替法律的做法,提高运用法律手段来开展工作的能力。认真学习公安业务知识,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二是抓好一线执法主体的教育培训。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实战性、连续性和效果性。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分类进行培训;结合实战讲理论,注重实战技能培养;每一次培训重点突出一两个问题,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实行严格的考核测试,建立刚性问责制度,促使民警主动接受培训。

(二)积极开展案管中心工作。一是积极学习经验做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我局法制大队将结合年度法制教育培训计划,采取送学上门、集中培训等方式,对全局执法民警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及软、硬件建设做法,因地制宜推进案管中心建设。二是注重实践探索完善,强力推动运转实施。由法制大队承担案管中心职能,建好案管中心使用登记台账,运用执法管理平台对全局每日警情、在办案件进行网上巡查,及时通报网上巡查、案件复核情况,不断完善工作规范机制,确保案管中心各项工作尽快实现良性互动。

昌黎县公安局

2023年3月21日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