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政协昌黎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0日  来源:县教育体育局

字体:【  】 【打印】


丁文玲、张新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的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康人格的形成。心理学研究发现,反映一个人心理特征总貌的人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遗传是每个人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特定的基因素质,人的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界限,环境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发挥作用;相同的遗传素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不同的人格,所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既要关注先天因素,又要考虑后天因素(即环境,在个体出生前是胎内的环境,出生后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概括来说: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具有 "奠基" 作用;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具有定型作用;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具有深刻的关联性影响作用。厘清心理形成原理是开展教育的前提。

一、我县心理教育存在问题

(一)工作机制亟待建立健全。目前,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各部门各自开展工作,单打独斗,没能形成合力效应,需要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强力推进,并着手建立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

(二)认识水平亟待共同提高。当务之急是学校、社会、家庭要切实解决好在学生教育和成长方面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树牢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成绩观和成长观,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三)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专任教师匮乏,兼职教师紧缺,他们大多还担负着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各校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我局心理教育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扎实推进学校心理教育工作

1.成立心理指导办公室。20195月,专门成立了昌黎县教师发展中心心理指导办公室,用于指导、督促、检查我县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2.师资队伍建设有序进行。采用重点培养和全面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一方面,我县与专业机构签约,自2019425日起,对我县73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为期8个月的重点培养,过采用线上学习、线下研讨交流、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施训。另一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面向班主任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1700余人参训。采用训练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其中靖安中学、靖安小学、新集小学、龙家店中学、碣石中学等学校先后开展了以课堂教学、心理疏导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3.辅导室建设同步跟进。成立了家校社共育工作室,定期开办沙龙活动和家长课堂,并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42所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开展咨询、干预、辅导活动。

4.教学教研工作逐步展开。县教育和体育局五年来对120多节心理健康活动课进行了评选,确立省市县三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93个,深化了教研教改,提高了教学水平。

(二)积极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2018年以来,我局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充分发挥教育指导作用,已举办家校社共育讲座26场,受益家长达4000多人。一些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微信群等途径,探索家校社共育合作新机制。20196月,组织县家校社共育论文评选活动,目前正在进行中。

(三)努力营造和影响社会氛围

我们尝试了利用公众号推文,给家长发放传单等方式做了工作,但是社会氛围的营造不是单单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区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我们尚未有太成型、有效的模式和方法。

三、我局心理教育工作计划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依据我局职权、教师队伍和学生现状,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联动机制,努力提高我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县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县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到我局和学校调研,发现问题,指导工作,并已向县委提交了《政协昌黎县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委会会议重点协商情况的报告》。我局也将积极工作,相信在县委各领导部门的亲切关怀下,我县会尽快成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统一组织领导机构,逐步建立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相关部门及学校、家庭、社区的力量不断统筹整合,健全社会共建的教育体系,完善立体心育网络。

(二)做大做精家校共育工作

要利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载体,对家长开展专项教育培训,注重发挥家长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家校社互动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社互动活动,提高家校社共育水平。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分类指导,切实开展好针对性、个性化的适应性教育,强化心理疏导,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纵深推进学校心理教育

1.加大督导力度。新学期伊始,召开各学区中心校一把手和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专题会议,提出工作建议和要求,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树牢科学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成绩观和成长观。要建立新的评估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对学校、校长、教师的三级评估评价体系中,定期开展专项督导评估,使心理健康教育从时间安排和空间活动上有保证,内容与效果上有考核、有评价、有实效,切实提高科学化工作水平。

2.提高师资水平。一是做好招聘规划。将心理教师招聘列入招聘规划,逐步补充专业教师。二是加强专业培训。一方面做好专兼职教师培养,通过统一购买服务等形式对专兼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做好班主任和德育管理人员的心理教育培训。此外,要全面落实全员培训。三是注重实践提升。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是固化培训效果、提高专业水平的最佳方式,将通过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课题立项研究、实操演练、现场观摩、家校社共育现场会、校园心理剧大赛、家校社共育征文比赛等活动,固化培训成果,提高研究热情,提升专业水平。

3.探索心育模式。一是推进专业室建设。有条件的学校一年内建立标准的心理辅导室,条件不成熟的学校三年内完成,以便发挥专业的一对一心理访谈、团体心理辅导等功能作用。二是落实课程标准。各中小学校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合理安排课时,落实日常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渗透融合。三是丰富教育活动。以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文化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

心理教育是一门科学,我们既要抓紧落实,积极推进,同时也要避免 "一窝蜂" 式的普及,要认真借鉴其他地区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经验,积极、审慎、科学地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学习、配合,以及社会的关注和进步。心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希望得到各位委员的关心和支持!

再次对丁文玲、张新雷委员对教育的关注表示感谢!

(印章)

2019830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