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昌黎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4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5日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 【打印】

王雅静代表:
您提出的 "关于加大我县精准扶贫力度稳固贫困人口收益" 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打赢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我县坚持把脱贫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把稳固贫困人口收益作为重要指标,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精细化摸底、动态化监管、针对性施策几个方面入手,确保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精细化摸底。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 "回头看" 活动,全面核实16个乡镇342个行政村1345贫困户、8483户边缘人口,逐户摸清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各乡镇形成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边缘户3本台账,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实现多少人脱贫有数据、怎么脱贫有记录、是否返贫有跟踪,数据过程全部建档留痕。
动态化监管。绘制全县扶贫地图,使贫困户分布、数量等一目了然。由重点部门每月与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加强动态管理。组织召开行业部门基础数据对接交办会议,完善大数据信息平台,对国办扶贫开发系统信息的录入错误、录入空缺、致贫原因不准、逻辑错误等问题进行补充录入、及时修正,进一步保证系统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确保全部贫困对象信息核对零遗漏,村、户档案收集完整规范零缺项,贫困户实情、建档立卡系统平台信息、纸质档案零误差。
针对性施策。以 "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 为目标,积极推动高效种植、养殖、旅游、家庭手工业等增收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构建贫困户长期稳定收入渠道;在就业扶贫方面,深化劳务对接机制,促进转移就业,开发辅助性岗位,推进居家就业;在社会扶贫方面,通过广泛宣传,构建起全社会合力扶贫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90余家企业扶贫助残捐资达500多万元。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王占宏参加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特别是按照总书记 "扶贫必扶志" 要求,我县把教育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用足用好教育扶贫政策,坚持用真情、真用情、真用心、用真心工作,真正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开展了 "清底数、准施策、精脱贫" 活动部门数据信息入户核查工作。共涉及学生6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含已脱贫)学生303人,边缘户学生298人。为各学段的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2019年春季学期共资助各学段贫困家庭学生人数为8713人,资助资金为684.6625万元。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了学前幼儿资助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964人,减免资金39.235万元;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1969人,资助资金122.3375万元;在高中教育阶段实施了国家助学金项目,享受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人数为1725人,资助资金174.55万元;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享受 "三免" 人数为228人,免除资金为31.32万元。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免学费3274人,涉及资金261.92万元,享受国家助学金553人,资助资金 55.3万元。上述资助项目共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19人,资助资金10.3025万元。其中学前教育阶段13人,资助资金0.5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65人,资助资金4.0125万元;普通高中教育阶段41人,资助资金5.74万元。
职业教育阶段在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和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将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作为帮扶重点。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确保建档立卡家庭职教在校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和规范的技术技能教育,成为有用之才,帮助家庭增产增收,早日脱贫致富。如昌黎卫校依托护理专业面向建档立卡学生开设了老年护理与月嫂培训班,拓宽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就业空间和增收能力。职教中心开展了旅游服务知识培训,面向技术工人开展了安全生产技能培训,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脱贫攻坚。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