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农村环境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县农居办致力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厕所改造、村庄清洁、污水治理等方面入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实施农村 "厕所革命" 专项行动。1.明确目标任务。2019年我县农村改厕任务指标为25000座,共涉及滦河、贾河、饮马河、西沙河、水源地沿岸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同时我县确定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1242座厕所进行同步改建。2.强化资金筹措。2019年我县农村 "厕所革命" 计划总投资3936.3万元,其中省级奖补资金903.15万元,市级奖补资金750万元。需县本级筹措建设资金2283.15万元(不包含二、三类费用,包括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改厕资金186.3万元),已落实1000万元,还有1300万元的资金缺口。3.严格履行程序。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指示,我们严格履行相关程序步骤,确定设备规格为1.0立方双翁式化粪池,正在履行瓮体材料的政府采购招投标手续,已于7月29日发布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告,计划于8月15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8月21日开标。(施工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由乡镇安排施工队实施;地上部分根据改厕户意愿,选择自行修建,领取政府奖补补贴,或者由乡镇安排施工队统一修建,每座厕所地上部分均按实际施工量进行结算,要求厕所有顶、有门。)
二是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我县实施全域保洁政策,全县408个村分别由山东康洁有限公司和北京轩昂保洁有限公司市场化管理,按照全县56万人口每12户配备一个垃圾桶,100户配一名保洁员,10000人口配一辆垃圾收集车,垃圾入桶封闭收集的标准,配备清运垃圾车辆58台,电动清洁车及人力清洁车1542台,垃圾桶1.6万个,组建1869人的保洁队伍,在日常每天出动清运车108次,日清运垃圾400吨。五月份以来,共组织保洁人员5000人次,动用铲车90台、钩机210台,大小垃圾运输车辆780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8200吨、生产垃圾及建筑垃圾约15000吨。
三是实施村庄清洁专项行动。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是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深入落实省市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要求,我们印发了《昌黎县村庄清洁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 "五清三建一改" 目标任务,督导考核工作标准以及时间安排。2.开展集中攻坚。3月份,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月行动,在年初进行清底的基础上,发动全县各乡镇开展整治工作。4月份,我们印发了《深化完善农村环境卫生 "网格化" 管理体系实施意见》,在明确 "五清三建一改" 任务的基础上,提出 "五加一" 工作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网格化" 管理体系,打造160余个示范村,成立联合督导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下发督办函和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整改,并动态跟进直至整改到位。5月份以来,共出动车次70196次,发动166030人,全县共处理 "农村三大堆" 等278302立方。
另外,按照省市有关 "两高" 沿线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要求,我县在不涉及 "两高" 沿线环境集中整治任务的前提下,主动担责确定整治任务,印发了《昌黎县沿海铁路沿线环境集中整治方案》,对铁路、沿海高速沿线村庄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1.铁路沿线。铁路沿线涉及我县共8个乡镇48个村(朱各庄镇、安山镇、龙家店镇、南区管理处、昌黎镇、葛条港乡、大蒲河镇、两山乡)。目前我们共动用勾机、铲车40余台次,清运车辆90台次,参与清洁行动人员约1300人次,共清理各类垃圾约5500立方。2.沿海高速沿线。沿海高速沿线共涉及我县5个乡镇36个村庄(两山乡、大蒲河镇、葛条港乡、泥井镇、荒佃庄镇)。目前共动用铲车、勾机29台次。清运车辆150台次,参与清理行动人员1560人次,共清理各类垃圾约5600立方。
四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全县90个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完成31个村庄,其中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8个,县城范围内纳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的8个,以前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2个(杏树园村和两山施各庄村),以及2018年完成农村改厕的村庄3个(苏庄、东岗子、崔柳庄),剩余59个村庄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150个农村生活污水管控的村庄已全部完成。计划9月底前完成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前期手续,落实项目资金,10月开始项目建设,12月底完成治理任务。
五是实施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行动。1.实施村街硬化专项行动。2019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行政村主街道硬化任务,2019年任务为6个村4.3公里,完成后我县行政村主街道硬化率达到100%;二是农村道路路网改造项目,2019年计划完成乡村道改造33.9公里。目前,主街道硬化已完成2个村2.1公里,还剩4个村2.2公里的任务未完成;农村道路路网改造项目已开工20公里,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0公里,预计10月底全部完成。2.实施村庄美化专项行动。今年我县村庄美化任务是70个;目前已完成8079平方米的美化任务;完善并更新 "一约两会" ,按要求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加入村规民约,完善 "两会" (即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建设;我县共有5个省级文明乡镇,10个市级文明乡镇,17个县级文明乡镇;5个省级文明村,40个市级文明村和212个县级文明村。3.实施 "美丽庭院" 创建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创建美丽庭院1.936万个,精品庭院0.374万个,按计划推动创建中。
六是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1.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各乡镇签订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目标责任状。全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建率达到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08%。2018年向省农业厅申报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配套推进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701.84万元,其中省级奖补1200万元,企业自筹1501.84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按计划年底前完成任务目标。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1)秸秆肥料化利用。推广使用各种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机械设施,堆沤还田肉牛、肉羊饲养秸秆剩余物农家粪肥及沼气池原料技术。(2)秸秆饲料化利用。对青贮、黄贮、柔丝压块饲料化利用进行技术指导与推广。我县养殖业发展较快,每年消耗大量玉米秸秆青贮、黄贮、柔丝压块饲料。余量黄贮玉米秸秆加工饲料继续向外地推广销售。(3)秸秆燃料化利用。依托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炉具,继续对个别乡镇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锅炉进行改造,推广生物质燃料替代锅炉燃煤使用秸秆成型燃料技术。(4)秸秆原料化利用。随着大棚蔬菜的快速发展,全县日光温室大棚数量大幅增加,指导加大稻草加工保温草苫的生产。(5)秸秆收储运体系。依照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就近就便" 的原则,鼓励基层服务组织或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体系。
结合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际和存在问题,就系统化、常态化推进改善自然环境提高农村农民生活,下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认真抓好农村环境垃圾治理、改厕、污水处理 "三大革命" ,加快补齐短板,积极推动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二、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坚持 "周调度、月排队" 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落实网格化管理体系,发动所有县级干部包片包村,深入田间地头,带头发现、解决环境整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坚持对各乡镇进行每月考核,细化完善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对整治工作落后的进行通报问责,对验收达标合格、整治成效不反弹的予以资金奖励。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资金的多渠道筹措力度,形成 "本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 的多元化格局,着重挖掘社会企业、在外乡贤等资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争取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强化工程跟踪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实效性及资金拨付的规范性。
三、营造良好氛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提升 "硬件" , "软件" 也非常重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提升 "软环境" ,持续提升并保持农村环境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是通过环境整治尤其是 "五清三建一改" 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建立 "红色义工" 组织,发动党员、积极分子等群体定期开展义务劳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美丽庭院、 "红黑榜" 评比,利用 "两台一报一网站" 及昌黎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加大县委、县政府对打赢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决心和信心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对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