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农村杜绝大办丧事问题"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丧事扰民,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礼金数额不断上升,违背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我们必须坚决进行殡葬改革。从个人讲,殡葬改革有利于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制止丧事大操大办,制止封建迷信,将大大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我们要真正转变社会风气,坚决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对于请歌舞团、放烟火、鸣礼炮、大摆丧宴,一人死,全村人吃饭;没钱人,不顾个人经济实力,也要将葬礼搞得体面一些,打发一位老人,欠一屁股债的做法是愚昧、是无知。葬法从简,减少程序和礼仪,就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精神负担,就可以避免因为葬法礼仪繁杂,送走了逝者,有的丧属又被增添为病号的现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开展移风易俗、引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2018年12月27日,民政部、全国妇联等7部门联合发布《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风民俗,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进行抵制和约束。
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理应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对婚丧大操大办、礼金飙升等事宜,全县应共同积极努力,主要措施如下:
1、宣传部全面加大破除陋俗宣传,引导婚丧事宜简办、新办。要求每个人都从我做起。
2、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寻找工作突破口。所谓上行下效,领导干部带好头,才能在广大党员群众中发挥良好示范作用,才能推动工作顺利开展。正所谓: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感必速。" 最好的发动,就是身体力行。上行下效的作用发挥不好,无法让群众认同。
3、由乡镇负责组织,建立完善各村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特别是每个村的红白事宜往往都由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 "大之宾" 主持全程,政府应召开全县各村 "大之宾" 参加的教育培训会议,通过建立奖惩措施的方式,充分发挥好 "大之宾" 的正面引导作用,让其接受党员、干部、代表、委员、群众的广泛监督,以奖促其发挥正面作用,以罚促其规避反面行为,使其成为各家各户婚丧事宜真正的第一监督责任人,从根本上带动全县婚丧风俗变化。
另外,对代表提出来的 "乱筑坟墓" 问题,我们认为,为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走发展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是一条正确道路。政府要严格控制各村不再新增或扩大公益性墓地,同时加大在自家田间地头散葬的管理力度,在公益性墓地饱和无地可葬的情况下,积极引导群众将骨灰安放在骨灰堂的骨灰格位。为了子孙后代和昌黎社会文明的发展,为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随着骨灰堂建设的盛行和群众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在骨灰处理上,同时倡导采用骨灰撒海、树葬、草坪葬等绿色、文明、环保的更为科学的安葬方法,政府可制定落实鼓励、奖励政策予以引导。
2019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