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政协昌黎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5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4日  来源:县城管执法局

字体:【  】 【打印】

马建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实现我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县垃圾收运情况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日渐增多。我局环卫处负责县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工作。目前,新老城区垃圾中转站共有2座,生活垃圾日产近230吨。为提高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质量和效率,我局采取定车、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处罚的 "五定" 管理模式,严格做到生活垃圾发现一处,清理一处,不留死角和盲点。垃圾收集车每天巡回沿街收集市区生活垃圾,实行18小时不间断收运办法,做到市区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但是,混合收集运输、填埋处理方式,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我县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组织考察学习

今年以来,由我局主管领导带领相关人员赴周边县区等地学习考察了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进展

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县实际,初步制定《昌黎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讨论稿),《昌黎县垃圾分类考核细则》(讨论稿)等文件,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讨论稿)要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促进形成节约资源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试点工作计划一期选择1个居民小区,29个机关单位,开展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置。

(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制定垃圾分类宣传展板2块,印制垃圾分类宣传彩页10000份,垃圾分类倡议书6000份、垃圾分类专刊500份,深入试点小区、学校、机关单位宣传,并在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区域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 "立体式" 宣传引导。一是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向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二是创新方式宣传。利用多种载体宣传,让美好环境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丰富载体宣传,定期组织开展 "美丽庭院" 评比、 "婆媳互夸会" 等活动,形成以崇尚干净、整洁、美观、有序为荣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垃圾分类。四是探索建立乡村 "红黑榜" 。通过村委会巡查、评比打分、制定奖惩措施等方式,激发群众 "面子观" ,引导群众积极垃圾分类,争当模范先锋。

(四)落实 "网格化" 管理机制。以 "四级网格组织体系" 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乡镇党政一把手、班子成员、村 "两委" 、村民代表、村内党员等多个层级的网格责任,充分发挥村级网格化管理的主体与核心作用,强化对17个乡镇(区)网格、418个村级网格的动态监管,确保实现定人、定岗、定责,垃圾无死角。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成立党员、群众志愿者队伍,参与环境整治,形成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的良好风气。

(五)压实保洁公司工作责任。建立镇村主导的保洁考核方式,镇村群众占主导意见,县人居办组织进行重点抽查督办。同时推进镇村与保洁公司相互监督,鼓励村干部、网格员对垃圾清理不彻底情况随手拍,并在工作微信群中实时公开,互相监督,倒逼工作责任落实,确保农村环境卫生常清理、长保洁。

(六)有序推进重大项目

推进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已由县城管执法局引进首钢集团公司运作,已于2020年4月经县委常委务会议授权县城管执法局为项目建设主体部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我局正在征求机关单位意见,各种文件修改完善后报县政府进行专题研究。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尽快修改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推动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细化生活垃圾分类内容,积极上报有关方案,有序开展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以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我县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