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亮代表:
您提出的 "关于进一步加大扶持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力度的建议" 收悉,现答复如下:
昌黎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每年建立县领导包联、扶持服务、沟通座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全县民营经济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综合位次位列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其中2018年全省各县(市)民营经济考核综合排名第7位、2019年排名23位。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民营企业面临防控物资短缺、订单不足、用工困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安排,采取超常举措,帮助企业和市场主体破解难题,组织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开展 "三创四建" 和 "九大攻坚战" 系列活动,制定了《昌黎县 "千企帮扶" 百日行动专项方案》《2020年县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实施方案》《昌黎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年实施方案》《昌黎县 "遍访民企" 实施方案》等文件,保护市场主体,确保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平稳运行。截至目前,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率100%,发放企业贷款5.92亿元,梳理 "最多跑一次" 事项261项,网上可办审批服务事项327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单独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新开办企业从登记到刻章到发票申领实现 "一日办结" 。梳理了185个涉税缴费事项实现了 "非接触全程网上办税"
当前我县正在全力推进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和2020年7月1日两次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精神,强化疫情防控,统筹做好 "六稳" "六保" 工作,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构建最优的营商环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环节,加大帮扶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问题,助推全县民营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一是采取设立企业开办专区、优化审批流程、整合信息平台、提高电力服务能力、提升纳税服务、认真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压实主体责任、优化企业包联服务八项措施,深化 "放管服" 改革,推进县政务服务大厅提质升级,优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政务环境优质高效。二是采取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大中小微企业资金供给、深入实施6项清理规范、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五项措施,推进包容普惠创新改革,实现市场环境公平有序。三是采取加大依法保护力度、稳妥处理民商事案件、坚持底线思维、治理环保 "一刀切" 问题、持续加大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五项措施,实现法治环境公平正义。
(二)夯实民营经济基础管理,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一是持续开展县级领导包联重点民营企业(项目)、 "遍访民企" 、 "三创四建" "深化服务民营企业攻坚战" 等系列活动,问计于企,问需于企,千方百计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最大限度解决民营企业合理诉求。二是指导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政企服务平台,及时完成新入统规上企业的平台登录与信息更新,利用平台解决政策咨询、意见建议和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县职教中心建立的省级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基地、融资担保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开展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举办产需对接,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推动创业创新,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大力培育县域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鼓励企业实施技改升级项目,巩固提升金属材料、葡萄酒、皮毛、粮油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生命健康、休闲旅游、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萌生和崛起。加速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拓展全域旅游内涵和领域。加大对科技服务研发、金融商务、信息技术、物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和扶持力度,全力服务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实施投资和项目拉动行动。抓好抓实有效投资质量,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支撑经济稳定增长、增强转型发展后劲、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作用,以有质量的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 "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提升年" 活动,精准对接哈工大国际氢能源汽车产业新城、宝硕创业产业园、宝格裘皮城综合体、大运城堡等在谈签约项目,加快项目落地实施。三是抓好新兴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动力。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优势企业扶持、重点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专项、质量名牌培育、示范基地带动 "六大工程" 。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行动,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与京津科技创新资源的合作力度,促进资源共享。借力社会化科技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专利挖掘指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科技服务,推动创新主体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