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士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旅游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市民幸福生活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如您所说,我县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那么旅游业作为一种集多种产业和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为此,我县将持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加快各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做好文旅发展顶层规划。根据我县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全面梳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完成《昌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昌黎县旅游和文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精心谋划文旅发展的路径和蓝图,着力推动全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注重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文化中心建设,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力争将文化中心建设成文旅融合的示范基地。引入北京恒观远方、北京爱石森渡俱乐部、北京新华公司、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金汇通投资控股、安徽万瑞集团等公司企业来我县投资,隐居乡里、葡萄小院等特色民宿建设完成;东亚香誉国际葡萄酒交易创新中心、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等项目正在稳步建设中;五峰谷特色度假酒店完成各部门集中踏勘。梦幻城堡、五峰谷特色度假酒店正在积极对接。
三、深化文旅融合增添活力。一是传承民俗文化精神,开展非遗文化进景区活动,编排皮影、秧歌剧目,在葡萄小镇、金士、滑沙场等景区景点布景演出。二是深化各产业 "+旅游" 。发展 "购物+旅游" ,打造荒佃庄 "皮草小镇" ,同时组织其积极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完成景区内部景观质量评定;创新 "冰雪运动+乡村旅游" 新模式,打造了刘台庄艺彩研学基地冰雪乐园项目,建设了宋庄长林冰雪乐园项目;立足丰富的本地资源优势、深厚的滦河文化底蕴,积极推动新集镇嘉诚集团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力争打造成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励志将其打造 "旅游+农业" 新典范;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旅游理念为手段,打造绿色钢铁小镇。
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近年来,为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休闲需求,提高我县人居环境,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理念,积极推进建成区公园绿地建设,不断完善我县绿地建设系统,实现绿色惠民。目前,我县城区内建设有东山公园、汇文公园、双溪园、乐园、趣园等公园、游园、社区公园及街旁绿地,植物景观突出,物种丰富多彩,文化特色鲜明,全部免费开放。东山公园和汇文公园内建设有儿童活动中心、健走步道,安装了系列健身器材;汇文公园同时建设有篮球场、网球场等健身场地,成为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良好场所。下一步,准备实施森林体育公园建设、东山公园提升建设及市民公园改造提升建设,计划于东山公园及汇文公园新增设90余件健身器材,为城区居民提供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切实提高 "为民服务" 意识,加大公园游园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城市公园生态环境,加强完善公园配套服务设施,持续深化便民服务。
五、持续加大公交承载力。截至目前,我县共有12条已审批的公交线路,7条试运行的公交线路,174台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为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缓解交通压力,将持续发展公交事业,优化公交线路,积极向县政府提出申请,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加快公交站台、站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这几年随着公交车和公交线路的不断增加,设置公交站、站牌的需求亟需完善,但由于我县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有些道路上目前无法设置站台、站牌,需县政府统筹协调相关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并配套资金,同时还要对一些道路改造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