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安全是食物消费的最低要求,安全也是食品消费的最高要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我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责任意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上级和县委、县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工作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能力建设,严格监管执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为规范和提升我县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我局多措并举,提供保障、加强监管、督促企业积极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不断推动小作坊治理提升。为不断规范和提升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有效防控小作坊食品安全风险,我局不断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推动小作坊治理提升。加大对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及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通过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对无证小作坊进行规范引导,各分局辖区小作坊登记率达到100%,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整治提升目标和办理小作坊应具备的条件,指导小作坊从信息公示、管理制度、加工环境、卫生管理、过程控制、生产记录等六个方面规范生产加工行为,通过培育地方特色全力打造 "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 小作坊。
二是不断推动区域性产品治理提升。我县拥有食品生产企业168家,拥有葡萄酒和粉条两大区域性产品,更有肉制品、白酒、植物油等多个重点产品。针对我县实际和行业发展现状,我局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在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评定基础上,综合考虑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抽检结果,对两大区域性产品实施分类监管、因类施策,极大提高了监管的靶向性,在葡萄酒行业率先试行了质量受权人管理制度,通过了省市场监管局对粉条和葡萄酒两大区域性产品治理提升的考评验收。
三是通过培训和考试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我局定期组织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培训和考试,提升监管人员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通过总局食安员抽考平台,实现了食品生产企业参考全覆盖,重要岗位人员参考率和考试合格率均达到100%,真正满足企业食品安全自身管理和保障的需要。
四是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指导企业在做好纸质记录的同时,利用省市食品追溯平台,督促企业建立从原料采购、生产控制、包装检验到销售服务全过程、全链条的食品安全管理电子溯源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问题产品原因可查清的目标。在全部入网市 "云追溯 大监管" 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在省食品追溯平台进行注册和信息录入。同时引导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以二维码为核心的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五是积极推行HACCP等先进管理体系认证。按照省市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HACCP等先进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在规模以下食品生产企业中积极推行先进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规范生产。目前辖区内47家企业通过HACCP等先进管理体系认证。
六是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更是产出来的,加强监管的同时,引导企业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全部建立了企业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管理、生产加工卫生条件、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制作过程、产品出厂检验、产品标签等方面开展自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以 "自律" 为主, "他律" 和 "自律" 并重,实现真自查、真整改,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发现隐患,消除风险,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质量安全意识和产品品质,不断塑造企业品牌,培育产业品格。
同时针对食品监管的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努力补短板强弱项。
一是针对食品监管体制的多头性,各职能部门明确了各自责任,加强了沟通协调,能够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形成了紧密的监管链条。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的同时,根据监管需要,多次开展食品生产、餐饮单位、学校食堂、进口冷链等环节联合执法检查行动,一次检查覆盖多个检查事项和环节,极大提高了执法检查的效率,还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果,避免部门间执法交叉或出现监管盲区。
二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加大检验中心检验室设备投入,加强检验人员培训,检验能力和检验水平在各县区质检所中首屈一指。我局配备了快检车,分局全部配置了快检设备,对一线执法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具备专业快检人员,快检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按照我县人口千分之三的抽检比例制定食品抽检计划,在食品生产经营等各环节进行抽检,抽检结果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公开,积极做好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公开披露,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对策,让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和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又能更好的实现理性消费,从而使风险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是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共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监督、协调和引导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加强促进企业自律、引导市场消费等方面的工作,会同社团组织开展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开办质量安全科普类专题栏目,加强舆论引导,对违法行为公开曝光,畅通投诉渠道,落实有奖举报,鼓励和支持消费者参与质量安全监管。
五是完善食品召回制度,通过组织培训,讲解食品召回相关知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召回制度,在3.15、12.4等宣传日组织执法人员现场监督对不合格产品和过期食品进行集中销毁。
目前,我县食品行业进一步规范,无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我局也将继续高度重视,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使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促进全县食品产业发展质量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