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秋代表:
您提出的 "关于促进农村孩子艺术类升学公平,增加农村中小学专职艺术教师" 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关注。我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您开门见山地讲出了城乡艺术体育学科资源不均衡,艺体考试成绩要计入升学总分,让非专业教师 "带" 农村孩子和城市专业教师 "教" 的学生 "对阵" 有些不公平。由此您开诚布公地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您提出 "强教必先强师" ,建议采取 "配" "支" "培" 等措施,多管齐下,破解农村学校艺体学科结构性缺编难题。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发展。自2016年开始,出台了《昌黎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
2020年)》,就是为了提高乡村学校师资水平,解决乡村学校教师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 问题,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并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优化乡村教师配置机制
为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确保招得来、留得住,结合我县乡村教师岗位特点,探索多渠道解决乡村教师不足问题,适度放宽乡村教师招聘条件,优化招聘方式,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优秀退休教师返聘等形式,及时补充乡村教师,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工作需要,补充了一定数量的音体美等专业教师。
二、扎实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落实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结合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县管校聘" 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城关申报支教交流的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重点推动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和艺体学科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发挥城关学校优秀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帮扶乡村教师成长进步。
三、实施学区内走教和课后延时服务
按照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在全市率先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篮排、足球、舞蹈、书法、劳技手工等社团不断涌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载体,培养学生艺体等方面的浓厚兴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以位置较偏远的农村学校作为试点推行学区内走教制度,弥补部分学校音、体、美等小学科教师不足,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目前,已有几个乡镇实施了学区内走教制度并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农村偏远学校学生也享受到了公平而快乐的教育。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厚爱,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