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使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近些年,我县相关职能部门多措并举,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各类人才在县域各个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方面,人社部门在延续原技能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今年面向农村 "两后生" 、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及新生代农民有针对性的开展了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和菜单式培训,推动新成长劳动力迅速服务乡村建设。针对现有农村种植、养殖人员,聘请高校专家、农口专家,根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技能提升培训。考虑乡村人才实际情况,培训方式上采取了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参训人员的素质能力有效提升。针对回乡返乡群体,加大了创业服务力度。组建了 "昌黎县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团" ,设置了 "昌黎县创业服务会诊室" 、 "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开通了创业咨询服务热线,充实丰富了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创业服务窗口,印制发放了5000份创业服务相关政策资料,推进优惠政策家喻户晓。实际操作中分类对待:对想创业的新增劳动力,开展创业意识的教育(GYB),激发创业热情;对有一定资金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开展《创办您的企业》(SYB)的培训;对已成功创业人员开展《改善您的企业》(IYB)培训。培训中邀请专家讲师授课,定期开展创业沙龙活动,围绕创业中问题及成功创业后的发展瓶颈问题跟踪服务、指导帮扶。创业贷款帮扶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倍增。2021年人社部门发放创业贴息贷款2910万元,直接扶持194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442人。选树典型引领,组织县内河北航轮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参加了2022年 "中国创翼" 创业创新大赛秦皇岛选拔赛,一家企业获得市级农村振兴类专项赛复赛资格、一家企业取得市级劳务品牌专项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最美农民工选拔推荐工作目前也在稳步推进,本土人才展示风采、引领发展的作用正在充分发挥。
人才引进使用方面,积极营造人尽其才的宽松发展环境。根据实际加大事业单位招聘向涉农部门倾斜力度,推动高学历和短缺专业技术人才进入 "三农" 工作队伍,改变我县 "三农" 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畅通职称评审 "绿色通道" ,依政策放宽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条件,侧重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及时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2021年9名从事兽医、农学、植保等涉农工作人员通过省正高级职称评审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基层兽医站9名从业人员评审获得高级畜牧师级、农艺师职称,10名涉农从业人员评审获得农业、畜牧业中级职称,农业人才层次进一步提升。持续实施乡村支持计划。针对全县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教育行业集中在乡村现状,充分调动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认真落实乡村教师补贴,实行职称评审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积极落实在乡村任教满25年,教师职称评聘 "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政策,2021年84名乡村教师评审获得高级教师资格。四是落实人才安居工程引才留才。2021年我县人才安居工程政策落地,符合条件的人才于今年5月份参加了选房大会,县域内重才聚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营造。
在积极的政策引导下,我县乡村农民正在向乡土人才转变,人才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加大本土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