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戈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 "突出‘创新、品牌、融合’做精做优葡萄酒产业" 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产业链创新融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葡萄酒产业是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的产业。按照《昌黎县葡萄酒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0-2035)》, "葡萄酒+" 是催化行业变革升级的加速器,可以延伸出好多的新业态,如葡萄酒旅游、葡萄酒康养、葡萄酒体验休闲、葡萄酒电商平台和物流等产业。让葡萄酒和其他行业进行融合,能够促进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激活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们从五个方面着手工作:一是扩张规模、夯实基础。继续推动环碣石山酿酒葡萄种植、生产、加工及葡萄酒旅游,打造葡萄酒休闲度假产业带;二是培育核心、凝聚体验。在碣石山两翼打造干红小镇、葡萄小镇,构建产业发展与休闲度假核心;三是创意植入、彰显个性。通过创意植入,让昌黎葡萄酒旅游更加具有自身个性特征,对市场更具吸引力;四是细分产品、丰富业态。不断推动产品细分,结合细分产品,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游客体验,提高经营效率;五是融合发展,引领昌黎。推动葡萄酒旅游与其它旅游空间、要素与产品衔接融合,将葡萄酒打造为昌黎旅游的名片。
二、多维度开展工作,打造产区地域品牌。
昌黎作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有着深厚的葡萄酒文化底蕴, "昌黎葡萄酒" 更是中国葡萄酒行业中的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营造 "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 文化氛围,打造产区地域品牌,我们积极推进葡萄酒产业与城市规划、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改造等领域相融合,建设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昌黎东山葡萄酒主题公园;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与葡萄酒产业相关的城市雕塑、路牌、灯箱、垃圾箱等城市基础设施;出版了《本质-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诞生记》,用史料的形式展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在昌黎诞生的历程;在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新建了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展厅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广泛植入葡萄酒文化元素,持续叫响 "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 "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 "中国干红葡萄酒城" 的 "城市名片" 。
三、多措并举搞宣传,扩大产区影响力。
持续不断组织企业以碣石山产区的统一形象,在主会场设置特装展,参加了每年两届的全国糖酒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酒业博览会等国内外的大型展会,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向社会各界同行和嘉宾展示宣传碣石山产区葡萄酒,树立碣石山产区地域品牌形象。连续成功举办22届,也是全国葡萄酒节举办届数最多的一个。 "酒节" 做为秦皇岛碣石山产区一个重要招商宣传平台,为我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及地域品牌的打造,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为了推广碣石山产区葡萄酒,碣石山管委先后多次组织了葡萄酒进机关、葡萄酒进校园、葡萄酒进景区等专门拜访及专题品鉴活动,推介、提升碣石山产区影响力。
四、加强扶持力度,强化制度保障
一是出台政策,扶持产业提升。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强做优葡萄酒产业的实施意见》〔2019-27〕和《昌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导则(试行)》的基础上,我县出台了《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昌政字〔2021〕19号,从基地建设、项目引进、技术研发、品牌推广、规范提升、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协调省、市相关部门在人才引进、产品研发、扶持企业、政府补贴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县本级财政每年列预算500万元用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扶持。
二是推进立法,保护产业发展。为了葡萄酒产业长期规范发展及战略布局需要,昌黎县作为起草单位启动了《秦皇岛市碣石山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文稿的起草工作。2021年,《条例》被列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22年,《条例》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立法计划》和《市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该《条例》着重从解决产区及周边环境,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逐年萎缩,培养、引进及留住专业技术人才难,产品品牌、产区品牌建设力弱,产区核心竞争力不强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方面问题着手制定。目前,《秦皇岛市碣石山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草案)》已经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并提交到市人大审议。
感谢您对我县葡萄酒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