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雨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新时代赋能为核心,全面振兴县域传统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金属材料、葡萄酒、皮毛特色产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早在2018年,三个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均高标准制定完善了《五年发展规划》《三年振兴计划》和《年度工作手册》,明确了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三个特色产业根据发展特色,进一步完善细化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和重点项目推动。“壮龙头、立标杆、树典型、激活力”,积极引导企业集团化发展、打造荣誉品牌、激发企业活力,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均有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9家。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150多亿元,实施绿色智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重大项目38个,如钢铁企业的联合减量置换升级改造、冷轧和热轧卷板、茅台葡萄酒庄、华夏颐养众享酒庄、金士酒庄的红酒展示交易中心、宝格国际裘皮城综合体等项目。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与扶持服务。积极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示范和引导集群内优势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精准制定扶持政策,先后制定并落实昌黎县葡萄酒产业、皮毛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园区(钢铁)扶持政策和《加快科技创新20条》等,列入县财政预算产业引导资金1000万元,从信息、政策、业务服务指导入手,引导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差异化打造发展载体和平台。根据昌黎独特的产业结构,目前已形成了“一区六园”的园区管理模式,总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2平方公里。2023年营业收入850亿元,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我县传统产业探索发展新模式、创新转型升级新路径,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以新时代赋能为核心,改造、振兴传统产业。
一是强化规划统领引领作用。借智借力、高站位高标准制定完善传统产业体系发展规划,立足县域资源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和路径措施,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切实通过规划指导和政府政策引领,将传统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加速打造,真正使资源潜力短时间内得以有效发挥,为传统特色产业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全力做足做好要素保障。坚持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传统特色产业汇集、向重大产业项目聚集。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平衡能耗指标、环境总量污染物排放指标、取水许可指标等约束性指标,优先保障传统特色产业项目。
三是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全面畅通政府与企业间便捷快速沟通机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府行为与企业经营活动深度契合。全面落实国家、省支持传统产业、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促进政府决策迅速落地、企业困难及时解决,全面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多措并举,全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县域产业和经济稳健运行。
四是深化企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活动,申报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领跑者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