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政协昌黎县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27日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 【打印】

张冰洁委员:
关于您所提出的《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以农综改为统领,按照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分步推进" 的思路,依托各地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乡风民俗独特、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 "农旅结合、以农兴旅、以旅带农、兴旅富民" 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使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2016年12月,我县葡萄沟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目前,我县已有休闲农业和现代旅游结合点14个,其中3个休闲农业示范企业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县城周边陆续建成了一批与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相结合的甜瓜、草莓、葡萄、苹果、梨、樱桃、桃等特色瓜果菜生产基地及特色经济林基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结合工作实际,做出如下答复:
一、 统筹科学规划,明确功能定位,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产业为支撑,增收就业为目的。立足于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把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成 "农民的家园、市民的公园、游客的乐园" 。
1、坚持以 "农" 为本。按照根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的原则,以农民为受益主体,充分调动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利用现有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一体化、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生态功能拓展,发挥本地传统产业优势,及时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2、突出 "体验" 特色。休闲农业其实就是产业经济和体验经济的复合体,要千方百计在 "体验" 两个字上下功夫,既要体现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又要注重吸引游客参与,突出休闲性,增强参与性。
3、重抓 "农旅" 结合。坚持农旅有机结合,在强化 "农" 的属性同时,突出 "旅" 的功能,在体现 "旅" 的特色同时,兼顾 "农" 的属性。充分利用本地的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产业、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注重与旅游、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大地景观艺术、文创、科技教育、农产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产业的融合。
二、加强培训指导,推动休闲采摘农业健康发展
采摘类休闲观光农业方兴未艾,在我县属新兴产业,政府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引导、人才培训、安全监管、参观学习等,有利于引导我县休闲观光类农业少走弯路、稳步发展。今年以来,已组织相关镇街分管领导和休闲观光农业主体负责人到济南、泰安、青岛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先进地市进行了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的经验,经营者改进了理念,收到了较好效果。我县每年都有农业方面的培训任务,今年开始,将把休闲观光方面的技术、人才培训列入计划,聘请高级别人才授课,从理论、技术、观念、管理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我县休闲农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部门联合,携手推动休闲农业发展
为推动我县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快速发展,县农业局已与县旅游局等部门接洽,计划先对全县休闲旅游资源进行详实的调查统计、归纳整理、包装策划,再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上进行推介,为我县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目前,我县多个合作社已完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为全县果园采摘等休闲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的休闲农业旅游节庆。
昌黎县葡萄节、草莓节、稻米节等,已成为深受京津冀地区游客和我县广大群众喜爱的活动。既促进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同时让居民和周边游客领略了昌黎县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象、新风尚。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支持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投资采摘类休闲农业,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增加科技投入,积极组织申报 "三品一标" 认证,稳步提高产品认证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媒体、博览会等开展推介活动,适时召开休闲农业新闻发布会,提高各类采摘休闲园区的知名度,为全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8年9月25日
领导签发:
联系人及电话:***
抄送: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提案委员会。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