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资金政策

昌黎县“村企合作”引领乡村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3日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字体:【  】 【打印】

为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昌黎县继续加深 "村企合作" 范围和深度,在 "党建+企业+产业" 的模式下,为全县实现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发挥产业引领作用,聚焦特色产业,科技引领,生态优先,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一、聚焦特色产业,推动集群集聚实现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产业振兴是重点,昌黎县采用 "村企合作" 模式引领乡村新发展,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把村民增收,产业致富作为出发点,推动集体、村民、企业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昌黎县吉丰生态养殖园做出了成绩,打造了国内最大的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 肉牛养殖基地和高效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村集体以1200亩土地及3.5亿元资金参股,占70%股份,企业经营、村庄分红、共建共享,未来预计靖安南街村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500-2000万元。同时,利用省财政厅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村),吸纳周边马房营、于庄子、吴各庄、西和睦营四个村参股,按照不低于入股资金10%的标准享受分红收益,切实提高周边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此外,该项目现已吸纳附近130余名村民长期务工,人均每月可增收超过4500元,未来可辐射带动周边超过3000名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集体、村民,企业发展成果共享。在 "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 模式下,将分散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发挥集体规模效益,推进现代化经营管理,把农民抱团发展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小农村与大市场无缝衔接,做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 "蛋糕" ,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到更多 "蛋糕" 。

二、聚焦科技引领,推动创新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科技引领是关键。科技引领创新发展能够推动乡村地区产业发展,激发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一定要打好科技这张牌,做好领头先锋,强化科技支撑。昌黎县吉丰生态养殖园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智能技术,整合各个环节信息,建设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程可视化溯源管理,精准管理查询,科学分栏管理。在饲喂环节建立TMR饲喂管理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意大利 "斯达特" 设备及工艺,对日粮饲喂进行全过程监控,避免人为误差,把饲料配制投喂精确度控制到标准范围,而且可以对日粮制作及饲喂过程进行追溯查询达到 "四粮统一" ,采用精准的饲喂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饲喂进行全过程监控,避免配料浪费,实现牧场的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 "纤纤不觉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强化科技推动机制,让科技在实践中发光发热,推动产业与科技结合,有助于辐射带动周边集体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三、聚焦生态优先,推动循环发展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治国理念,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兼顾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该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立足整体,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做好统筹规划。我县按照 "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循环、农牧结合" 的循环绿色发展理念,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生态养殖园,协调发展的生态养殖基地和高效设施农业种植基地,让生态种植基地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实施措施的现实依托。养殖基地日料包括玉米秸秆,通过秸秆的过腹转化,解决焚烧秸秆造成环保污染问题,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养殖产生的排泄物,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无害处理,制成高效环保有机肥料,还田于生态种植园,实现养殖业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达到畜禽养殖和环境生态保护 "双赢" 效果。关于生态种植园灌溉问题,实施水肥一体化,具有节水、肥效高、节约劳动力等特点,并可有效防止地下水超采问题。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