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预决算  >  政府预算

昌黎县2016年总预算公开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03日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关于昌黎县2015年县总预算

及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县总预算

及县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22日在昌黎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昌黎县财政局局长 张小波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2015年县财政总预算及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县财政总预算及县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一、2015年县财政总预算及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是全县财政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淘汰产能、结构调整、治理污染的硬任务,财政工作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经受的考验前所未有,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奋发作为,推动全县财政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生态昌黎、实力昌黎、活力昌黎、美丽昌黎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般公共预算部分

(一)全县及县本级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昌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1822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9550万元。

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16843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2.4%,比上年实际完成(下同)增收3412万元,增长2.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35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2%,增收9976万元,增长12.3%。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66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3.5%。

(二)全县及县本级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昌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81293万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上级增加专项转移支付等因素,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253127万元,实际完成24883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3%,增长17.8%。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231212万元,实际完成22691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1%。

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359万元,各项专项转移支付补助50548万元,税收返还9093万元,结算补助及转移支付资金86410万元,新增债券收入2530万元,上年结转2057万元,调入资金16781万元,减去上解支出3688万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154万元,安排稳定调节基金1809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为253127万元(含专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883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294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政府性基金预算部分

昌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35954万元。受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土地交易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201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913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6.1%,下降43.3%,其中:新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247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9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98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57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92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19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51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8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80万元,上年结余1014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可支配财力52932万元。

201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为52932万元,实际支出完成5126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6.9%,下降47%,其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98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45701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020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351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89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支出19万元,耕地开发专项支出2172万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121万元。结转下年1667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保险基金预算部分

昌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5846万元。在预算执行中,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00640万元,支出完成104873万元,累计结转下年58572万元。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25120万元,当年收入完成25220万元,安排支出35960万元,累计结余1438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880万元,当年收入完成28837万元,安排支出26002万元,累计结余371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7881万元,当年收入完成13013万元,安排支出9123万元,累计结余2177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1991万元,当年收入完成11314万元,安排支出11000万元,累计结余12305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6445万元,当年收入完成21719万元,安排支出22288万元,累计结余587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上年结余488万元,当年收入完成537万元,安排支出500万元,累计结余525万元。

二、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5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强化税收征管,不断提升综合财力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下,全县各级财税部门立足全局、科学统筹,确保财政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大力实施综合治税。推进税收征管向多部门、多税种、多行业、多领域延伸协同,加强财、税、库、银及有关征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分解落实任务;加强对重点税源、新增税源和零散税源的分析监控,堵塞税收漏洞,挖掘增收潜力,推行专业化、精细化征管,实现了不重不漏、应收尽收,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44121万元。二是完善非税收入征管。严格落实 "收支两条线" ,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应用60条专线,构建与4家代理银行、78个执收单位互联互通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购票、批票、核销到网上缴费、退付、记账和对账等系列化便捷高效服务,非税收入累计完成24309万元。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46051万元,有效缓解了我县财政的紧张状况。

(二)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一是竭尽全力保工资。我县属于典型的 "吃饭财政" ,财政供养人员居全省前位,2015年适逢调整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基本工资及离退休人员退休费,净增支出2.4亿元,保障了我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水平的提高,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年人员性支出累计达11.3亿元。二是千方百计保运转。县乡党政机关运转经费7252万元,确保了县乡党政机关的稳定、正常运转。三是集中财力保民生。城乡低保、优抚对象、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新城保、工伤保险等各种社保资金累计支出31266万元;安排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就业补贴资金1133万元;拨付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3307万元。四是倾力支持教育、卫生计生事业。投入教育事业资金24281万元(不含人员经费),卫生计生事业支出25887万元,继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675万元,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六是加大农业支持力度。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685万元;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344万元;企业贷款贴息补助177万元。七是全面兑现各项惠农补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5868万元;农作物良种、农机深松、退耕还林、农机具购置、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等补贴资金2452万元;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1157万元。八是大力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全年总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58万元;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美丽乡村项目财政奖补资金3001万元。九是全力治理环境污染。全年投入大气污染防治、淘汰落后产能资金10899万元;环境整治及污水处理资金5268万元。

(三)化解政府债务,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切实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未雨绸缪,提前防范,确保我县财政正常运转。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依托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同时,将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纳入年度预算逐步化解。二是切实做好置换债券工作。提前抓好置换债券项目筛选、储备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精准对接存量债务项目。把有限的债券资金用在最急需的领域,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果,充分发挥债券资金效益。三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收回财政存量资金等多种方式,逐步消化存量债务。存量债务由年初的184125.3万元下降到157488万元,本级财力偿还26637.3万元。使用上级置换债券置换存量债务31793万元。

(四)深化财政改革,全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 "四位一体" 财政管理。以建设 "法治财政" 为抓手,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 "四位一体" 财政管理体制。有效控制了财政业务管理风险点,财政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稳步深化财政部门预算改革。坚持公开性、完整性、严肃性、规范性原则,按照绩效预算、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科学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确保符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改革措施等要求。三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县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健全账户年检制度,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严格设定财政专户审批权限,强力推进电子化管理改革。四是不断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建立财政绩效评价机制,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五是继续强化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全年评审完预算、结算项目141个,送审金额81503万元,审定金额73183万元,净审减8320万元,审减率为10.2%,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六是大力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全县政府采购预算额55079万元,实际采购资金50930万元,节约资金4149万元,节约率为7.5%。七是逐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按照《昌黎县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机构及职责、配置、使用、处置、产权登记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规定,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八是积极探索会计管理新模式。形成财、税、审三部门齐抓共管会计工作的新局面,会计管理失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到遏止。九是大力构建财政监督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和内部监督与外部检查相结合的 "大监督" 格局,重点加强 "三重一大" 项目和为民办实事工程资金监管,扎实推进 "小金库" 专项治理、 "三公经费" 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治理清理,强化了财政监督职能。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潜在风险防控任务依然艰巨,部分改革举措不够到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6年县总预算及县本级预算(草案)

2016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工作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守生态、发展、民生三条底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奋力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和保障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一并提交本次会议审议。

一般公共预算部分

(一)全县及县本级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181062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下同)增长7.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97754万元,增长7%。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7958万元,增长8%。

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97754万元,加上结算补助及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89617万元,税收返还8223万元,提前下达2016年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878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09万元(2015年超收部分),调入资金11503万元,减去上解支出5024万元,测算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262664万元。

(二)全县及县本级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2664万元,比上年年初安排增长44.2%。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46384万元,比上年年初安排增长45.9%。

政府性基金预算部分

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24897万元,上年结转1667万元,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9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财力预计127154万元。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5651万元,调出资金11503万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具体情况是: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安排10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安排8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安排111901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安排169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安排320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安排340万元;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支出安排50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部分

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2818万元。上年累计结余58572万元,安排各项支出113243万元,累计预计结余58147万元。

按基金类别: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4380万元,当年收入预计完成39035万元,安排支出43972万元,累计结余9443万元;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3715万元,当年收入预计完成24952万元,当年支出安排24952万元,累计结余3715万元;三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21771万元,当年收入预计完成13003万元,当年支出安排10022万元,累计结余24752万元;四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2305万元,当年收入预计完成10410万元,当年支出安排9525万元,累计结余13190万元;五是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5876万元,当年收入预计完成24786万元,当年支出安排24382万元,累计结余6280万元;六是生育保险基金上年结余525万元,当年收入预计完成632万元,当年支出安排390万元,累计结余767万元。

各位代表,2016年的预算安排认真分析了我县税源增减因素,充分考虑了经济运行状况,既体现了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收支平衡" 的原则,又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严肃性。

四、2016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6年是 "十三五" 规划的起始之年,也是财政工作引领新常态的关键之年,为确保找准找实财政工作发展方向,财政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认真梳理、深刻分析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谋划,科学拟定2016年工作思路,确保工作有的放矢。

(一)坚持调结构、促转型,提升持续生财能力。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财源建设。坚持围绕产业抓招商、围绕项目抓财源,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创新、创业,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努力打造京唐秦轴线上的 "微中心" ,积极培植后续财源。二是改进征管方式,加大征管力度。坚持依法加强征管,健全综合治税长效管理机制,创新税源管控模式,堵塞税收漏洞。推进非税收入征缴方式转变,加快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提高非税收入现代化管理水平。三是积极梳理研究利好政策、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积极转变争取思路和方式,由打感情牌、地域牌向打工作牌、特色牌转变,由分头争取向协同争取转变,及时畅通信息、搭建平台、争当试点,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资金,助推全县经济实现转型式、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立足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着力补短板、提质效,力争当前保障的好、长期保障的了。重点突出 "三保"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增收困难的大背景下,按照 "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 的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保障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上,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就业、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相关政策,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健全促进就业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把握好提标扩面和长期保障的关系,增强民生保障的可持续性。

(三)坚持生态优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资金统筹,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整合环境保护治理相关专项资金,聚焦重点领域,大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大力支持政府绿色采购,扩大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的政府采购清单覆盖范围,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加快美好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坚持深化改革,推进财政管理创新。积极围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财税相关改革,着力在抓谋划、抓推进和抓落地上下功夫,真正以改革提高财政效能。一是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构建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体系,逐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落实税制相关改革,积极配合其他部门改革,切实发挥好财政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二是全方位加强预算管理。全面落实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要求,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三是认真做好 "三公经费" 预算管理。年初编制预算时按照勤俭办事的原则,从严从紧安排公用经费。实行分类分档编制,从源头控制三公经费的增长。四是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实现盘活存量资金全覆盖和实时化,及时进行收回和调整,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五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覆盖到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积极与税务、银行部门沟通协调,实现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六是搭建新型融资平台。积极推广PPP模式,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转化等领域。七是切实强化绩效监督评价。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坚持合规性审查和绩效性审查并重,提前组织好自查自纠,争取把问题消化在内部。八是有效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切实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未雨绸缪,提前防范。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建立项目债务责任制,建立债务偿还机制,严控新增债务,着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九是优化政府采购职能和流程。推进管采分离,转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十是全面加强基层财政建设。完善资源配置 "最后一平台" ,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强化资金监管 "最后一环节" ,推进基层政府理财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五)坚持素质提升,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坚持上下联动,着力查找和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积极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认真组织 "三比" 、 "财政大讲堂" 等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财经纪律,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加强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2016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奋发作为,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昌黎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