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预决算  >  政府决算

昌黎县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县本级决算及县总决算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28日  来源:县财政局

字体:【  】 【打印】

201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各级财政部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430" 奋斗目标,主攻三大主战场,全力推进 "四区五园驱动,三城六业崛起" 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保持了财政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预算任务,为全县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决算编制情况

(一)财政收入

昌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1650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86341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4195万元(政府性基金8200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12195万元)。后经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为80975万元。

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16501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比上年实际完成(下同)增收16280万元,增长1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38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5%,增收2290万元,增长2.9%。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6389万元(政府性基金8668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970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2.3%,下降67.6%。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的具体情况是:

1、税收收入完成6295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7%;

2、非税收入完成1843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414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1.6%;基金收入完成9638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2.3%。

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完成25709万元,完成预算的101.6%;

2、非税收入完成1843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二)财政支出

昌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47035万元,基金支出安排94195万元(政府性基金73419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资金858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12195万元)。最后,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为212640万元,基金支出调整为107405万元(政府性基金9770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9702万元)。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120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3%,增长5.4%;基金支出完成106391万元(政府性基金9668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9702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1%,下降64.9%。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具体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242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10.1%;

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074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4.9%,比上年下降5.1%;

3、教育支出完成5150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7.4;

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8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35.9%;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66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27%;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910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比上年增长5.5%;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3221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10.1%;

8、节能环保支出完成854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84.5%;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883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37.7%;

10、农林水事务完成3718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3.5%;

11、交通运输支出完成591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比上年增长20.1%;

12、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完成123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57.4%;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完成199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65.3%;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完成412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43.2%;

15、住房保障支出完成401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48.3%;

16、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50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59.3%,比上年增长49.4%;

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为192790万元,实际完成19135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3%。

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的具体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213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25.7%;

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074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4.9%,比上年增长1.6%;

3、教育支出完成5130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6.8%;

4、教育支出完成5150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7.4;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52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0.8%;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653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7.7%,比上年增长6.2%;

7、医疗卫生支出完成3079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41.9%;

8、节能环保支出完成792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83.5%;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855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33.3%;

10、农林水事务完成3312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5.5%;

11、交通运输支出完成591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比上年增长20.1%;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完成117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59.3%;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完成199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65.3%;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完成412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43.2%;

15、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82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49.9%;

16、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50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59.3%,比上年增长49.4%;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383万元,各项专款补助47523万元,税收返还9297万元,结算补助及转移支付资金6480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600万元,上年结转189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15万元,调入资金846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3484万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154万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为212640万元(含专款)。公共财政预算实际支出21120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31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省厅批复前)

二、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

2014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健增长

一是坚持广开源深挖潜,努力培育新税源。抓好重点税源、新增税源和零散税源的分析监控,挖掘增收潜力,堵塞税收漏洞,严防收入流失,保证预算收入目标落实到位;二是坚持狠抓收入征管,确保税款足额入库。按照 "抓大不放小" 的原则强化税收征管,积极挖潜增收,堵塞漏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及重点行业、重大工程、主体税种的征管力度。

全县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46586万元,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8432万元。

(二)优化支出结构,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120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3%,增长5.4%;基金支出完成10639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1%,下降64.9%。财政部门严格控制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控制临时预算的审批,确保公教人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保障政府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重点事业的支出需要,维持了社会稳定。

一是竭尽全力保工资。我县财政供养人口在全省位居前五名,工资性支出压力非常大,在此情况下,我局积极筹措资金,保证了工资的及时发放,工资性支出累计达8.3亿元;二是千方百计保运转。县乡党政机关运转支出2089万元;落实乡镇转移支付资金2521万元;投入政法专项经费3658万元;拨付信访经费107万元,确保了县乡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三是集中财力保民生。城乡低保、优抚对象、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新城保、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各种社保资金累计支出21765万元;安排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就业补贴资金855万元;拨付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2856万元;四是倾力支持教育、卫生事业。投入教育事业资金31537万元(不含人员经费及基金支出)。其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3081万元,投入校安工程和维修改造资金6732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各种助学金859万元,设备购置资金384万元。卫生计生事业支出31478万元,支持医药改革、促进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对免疫防疫、结核病、妇幼保健等重大公共卫生建设投入;五是大幅增加农业投入。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中心任务,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全年共争取上级资金4732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5369万元;农村饮水及河流治理、防汛抗旱等水利工程资金投入4654万元;六是全面兑现各项惠农补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7153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深松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大中型水库移民补贴资金等农业补贴资金2985万元;石油价格补贴8684万元;农业保险补贴481万元;七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美丽乡村项目财政奖补资金221.81万元;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各级财政资金4123万元(含专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般村项目奖补资金111.83万元。此外,发放淘汰黄标车补贴358万元,涉及黄标车341辆。

(三)财政改革逐渐深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履职能力和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绩效化水平,推进精细化理财,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根据上级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理顺县与乡镇政府财政关系,明晰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积极改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认真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全面贯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国家、省、市关于财政改革的各项政策规定,按照 "科学规范、增收节支、绩效优先、民主理财、保障重点" 的原则,编制2015年部门预算。在预算编制中,科学编制收入预算、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压缩公用经费定额、认真编制发展性支出建议计划,确保符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改革措施等要求;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加大统筹使用力度,加强支出审核,规范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付和风险控制,简化资金支付流程,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四是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县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管理平台,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覆盖,全面实施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五是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扎实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强化事前控制,抓好事中执行,严格事后审查,推动全县绩效评价扩面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制止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各级政府每年向人代会报告债务情况。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运行动态分析,建立风险等级控制机制,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认真开展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并抓好债务预算编制以及积极申请债券资金、化解存量债务等重点工作,解决负债水平高、偿债及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四)规章制度陆续完善,队伍素质不断增强

紧紧围绕 "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这一主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学习、助残捐款、博爱一日捐、重走大钊路,祭奠革命先烈、蹲点服务、义务植树等活动,并举办了 "践行群众路线、建功新型财政知识竞赛" 。通过聚焦四风、查找问题、征求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进一步坚定了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三比" 活动和行政绩效考评工作,通过专家授课,组织培训等方式,教育干部职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提升道德修养;三是把作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民主评议、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作风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干部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2014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梯次、可持续财源尚未完全建立,对单一税源依赖较强;财政增收基础还不稳固,缺乏强劲的增收潜力;可用财力增长有限,无法满足支出增长需求;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财政运转困难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今后工作改进逐步加以解决,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