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他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 张超
在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的操场上,一群折翼的小天使,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专心的练习太极扇。虽然这群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动作并不协调,更谈不上美观,但教孩子们的老师,却始终面带微笑,一遍又一遍地帮他们纠正着动作,这位老师就是特教中心的青年教师张超。
立志求学,回报社会
少年时的张超,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每天快快乐乐地学习,无忧无虑地成长。可高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改变了一切--张超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情的病魔不仅使他的母亲四肢僵硬,瘫痪在床;也使一个好端端的家一贫如洗,失去笑声。正在一家人愁眉不展的时候,善良的邻居和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向他们伸来了援助之手。不仅帮他们申请到了低保,还帮助他们向残联求助,争取照顾。一次次真诚的关怀,一回回热切的关心,不仅让一家人渡过了难关,也使张超感受到什么才是爱:爱,是助人为乐的奉献;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沐浴着爱的阳光,张超立志刻苦学习,并决定将这份温暖的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在2007年高考时报考了当时的 "冷门专业" --特殊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尽管早有准备,但当张超第一天来到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时,还是感到内心深处的震惊。这群可怜的孩子,有的说话含混不清,满脸口水;有的总是兴奋的跑来跑去,不知疲倦;有的蓬头垢面,哭着喊着回家;还有的躲在角落里,不敢与人交流……望着这些本该在阳光下幸福绽放的花朵,张超在心里暗下决心: "既然上苍折断了你们美丽的翅膀,就让我用爱为你们开启人生新的旅程吧。" 白皙的手臂被抓伤,他温柔的目光里没有责怪;干净的衣服被抹脏,他执拗地把哭泣的孩子拥进怀抱。咿咿呀呀地相互交流,无比坚定地竖起拇指,慢慢地,时间的河流把他们的笑声汇聚在一起,他把孩子们的点点滴滴都烙印在心里,孩子们虽然不善表达,却会对他展现甜美的笑容。
教书育人,关爱学生
有一天晚上,张超老师值班。一个11岁的智障的孩子突然嚎啕大哭,他赶紧跑过去询问,没想到那个孩子扑进张超的怀里,用含混不清的话语对张超说: "老师,我想自杀!" 张超听完被惊得目瞪口呆,事后,张超老师了解到,这个孩子母亲早逝,父亲再婚后有了一个健康的宝宝,从此对他不再关爱,倍加冷落,有时甚至连饭都不让他吃饱。
那一刻,张超感到无比的心痛: "这些孩子们来到世上已经是很不幸了,却因为身体的缺陷,被别人歧视,甚至被自己的亲人漠视,这是一个多么需要关怀和爱护的群体啊!" 刹那间,所有的爱和热情转化成更坚定的信念, "我要努力挖掘出每个残疾孩子身上的潜力,让别人都知道我的孩子们并不是被忽视的对象。"
可是由于这些残疾孩子们的情况千差万别,教学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智力有缺陷的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慢,记性差,正常孩子几分钟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些孩子可能要学习好几天。体育课上的每一个动作,无不需要张超老师耐心地讲解和反复地示范。有的孩子身体弱,稍一运动,便浑身酸痛,感到厌倦。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超老师还会给他们做做按摩,或是准备孩子们喜爱的小食品作为奖励,激发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有多动症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上课随意走动,有的甚至打同学、骂老师,张超老师会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引导,让这样的孩子在教育中也能学到知识,感受关爱。聋哑学生虽然智力相对正常一些,但由于长期的听力障碍,性格相对孤僻,不愿意和正常人交往,在学习上经常心不在焉,注意力很难集中,张超老师就以无声的方式陪他们一起聊天、玩游戏,渐渐走入孩子们的内心,成为他们温暖的依靠。
考虑到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张超并没有简单的照搬照抄普通学校的授课内容,而是根据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更针对性地改编创编了 "太极扇" 、 "太极拳" 、广场舞 "小苹果" 等科目。残疾孩子们通过演练,不仅提高了身体的协调和反应能力,还促进了智力发展,消除了感统障碍。每当学校有各级领导和爱心志愿者指导参观时,他还会鼓励残疾孩子们进行表演。这样,又极大地增强了残疾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由于特教中心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住校生,张超老师放弃了与妻子团聚的时间,主动承担起晚上看护学生的重任。他住在学校里,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晚上总是最后一个入睡。特教中心的孩子由于身体的缺陷,总是离不开老师的照顾。脑瘫的学生走路摇摇摆摆,很不稳当,每当上下楼时,他就会站在楼梯旁看护。多动症的孩子,总是很兴奋的又跑又跳,他又会及时发现给予抚慰。有的智障孩子吃饭从来不知道饱,张超老师就和他坐在一起,从旁照顾。年龄小的残疾学生自理能力差,经常把鞋穿反,扣子扣错,鼻涕不会擦,张超老师又会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整理好!一天晚上,他临睡前巡视宿舍,忽然发现一个孩子满脸通红,便赶紧找来体温计测量,结果是孩子发了高烧。他一边给孩子端来了热水,让孩子喝下躺好;一边又急忙和学校领导、孩子家长联系。当家长赶到时,看着守候在孩子身旁的张超老师,不禁连声说: "张老师,您辛苦了!您不仅教会我们孩子知识,更照顾我们孩子的生活,我们全家都特别感谢您!"
俯首耕耘,喜结硕果
张超老师踏上工作岗位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关心和热情帮助下,张超老师带着对特殊教育的热忱和对残疾孩子们的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书育人的行列之中。尤其是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更是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严谨求实。近几年间他先后荣获了昌黎县师德标兵,昌黎县最美教师、师德楷模,秦皇岛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撰写的论文在河北省特殊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所制作的课件在河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荣获基础教育组一等奖……特别是在2013年9月举办的秦皇岛市第一届特殊教育学校田径运动会上,他培养的小运动员们,不负众望,获得了11枚金牌,3枚银牌,10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他的残疾孩子们,每天都在茁壮成长,其中有的已经毕业,进入工厂,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让这些残疾孩子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也让这些残疾孩子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选择成为特教老师,其实就是选择了一条默默奉献的道路。由于张超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家又在市区,家里的很多事他都管不了,每当看着年迈的父母和新婚的妻子,张超都感觉很愧疚。周围的很多人都劝他换一份工作,可张超老师却说, "每当看到我的残疾孩子们能有点滴的进步,我感到很快乐。尤其是当孩子们开学回到学校,看到我时会伸手抱抱我;看我累了,会伸出小手,帮我锤锤背,我感到非常的幸福。每个人都在追求生命的意义,今生,我要为我的每个残疾孩子都插上一双爱的翅膀,让他们也能展翅高飞。" 这真挚的话语,深情的表白,是他投身特教事业的庄严承诺,也是他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的无悔追求,更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他正以自己超乎常人的决心和毅力,为特教中心的残疾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特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