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昌黎县昌黎镇第一中心小学 张玉杰
绽放绚丽的教育之花
张玉杰,女,1997年毕业于河北省南戴河师范学校。如今39岁的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整整耕耘了20年。自从怀揣教师这个梦想,她就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要做就做一个好老师。" 带着青春无限的激情,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刚刚踏上讲台,她还是满脸稚气,却那么爱着自己的这份事业,虽然青春和梦想开始的地方是一所农村小学。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俨然一位老教师。十余年农村的从教经历,使她身上丝毫没有浮躁之气,有的是农村教师的吃苦耐劳。当她2006年,来到昌黎一小这所龙头小学,她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担任的高年级教学,让她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多少次补辅学生,带着自己年幼的孩子摸黑回家。即使体弱多病的孩子输液打针让她心力交瘁,还是把工作摆在第一位,绝不耽误一堂课。虽然少不了家人的抱怨,但看到学生点滴的进步和提高,她再苦,也无怨无悔!
参加工作二十年,她一直担任班主任。班上的孩子觉得她像妈妈一样爱着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她亲切地称呼学生们的小名,班级就好像他们的家。在她的眼里没有优秀生和学困生,一视同仁,更不会去偏爱某一个学生。她把每个孩子都放在心坎上,用爱心呵护着孩子们。就这样,班主任的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虽然很累,但她甘愿奉献!
凭着这份敬业,这份执着,她带的班多次评为优秀班集体。她也被评为县德育先进工作者。
二、潜心教学,锐意创新
初为人师的她,倍感自己知识与能力的贫乏。她不断学习,积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博览群书,使自己时时进步,处处提高。工作之中,她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此外,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观看教学光盘,并自费订阅教育杂志,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006年,调入一小,她更是全身心地扑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校、县、市等各级各类的专业培训,多方面、多层次的丰富教学理论。她多年来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学困生的补辅,教学成绩突出,在毕业抽考中班级语文成绩名列前茅。她多次参加了市、县、学校的教研活动,承担了主题教研活动的讲课教师,讲了二十多节市、县级的公开课,全市及全县的教研活动中,她讲的示范课达5次之多。每次从备课、讲课再到推翻之前的教案、再讲,反反复复地磨课,经常因为一节公开课,她没日没夜地钻研。自2010年她开始担任高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在首届秦皇岛市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中,教研组的七名老师获得了市级优质课,而她被评为昌黎县唯一的市级先进教研组长,并在2013年秦皇岛市小学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展示课,获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赞誉。2014年评为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2015年评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先后七次参加 "送课下乡" 活动。2016年又一次评为县学科带头人。成绩永远属于过去,现在的她依然潜心研究教学,不管是学校 "443教学模式" 的探究还是阅读作文的教学研究,她始终是学校的领头雁。2016年在 "昌黎县中小学‘百千万读写工程现场会" 上,她为全县一百多名老师做了《窗下的树皮小屋》阅读示范课及经验介绍,独特深入的阅读指导受到与会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她还在实践中善于研究,善于思考,进行课题研究。她主持、参与了多个省、市级课题的实验研究。近年来多篇撰写的案例、论文获奖,其中案例《感受华夏的魅力》获国家级一等奖。现在,她已经在自己的教学道路上,经过了层层蜕变,从模仿--借鉴--思考--创新,逐步成为了学校的中流砥柱。
日复一日,当她精心浇灌的教育之花,慢慢绽放时,她会在以后的日复一日里,多一份努力,让它绽放的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