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昌黎县职教中心 周铁春
无悔的选择,终生的追求
他叫周铁春,从教30年来,先后在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担任教师、团书记、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见证了西沙河中学的兴盛、第四中学的创建、昌黎八中的崛起和职教中心的振兴。许多人说他是成功者,是幸运儿,但他深知,成功的背后,蜿蜒着一条奋进求索的人生道路。
2003年5月,职教中心、农机化学校及八中合并,他担任职教中心校长,他向县领导承诺:一年抓管理,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到2005年,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经过全校干部教师的不懈努力,2006年,职教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2009年10月,通过国家重点职业学校验收。
他高屋建瓴逐步形成学校管理思想体系,提出 "发扬民主、创新发展" 的八字方针。他用活动带动学生进步,用制度约束学生行动,用奖励促进习惯养成;教学上抓省级教师、学生大赛。抓教师基本功提高,抓教研活动的开展,抓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管理上重安全工作,重招生就业,重寻找项目的投入。重办学的新理念、新思路。在德育管理上提出 "四自五育六S" 管理理念让学生学会求和、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逐步形成 "四用四抓四重" 的管理模式,即用思想引领学生发展。
他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从2008年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实行 "模块式兴趣实训教学法" ,把课堂搬到实训车间,对着机器讲理论,讲完理论讲操作,实现了 "做中学,学中做" 、一体化教学。2014年机械专业教学团队被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在近三年的对口高考中计算机、服装、旅游、汽修、建筑专业上段率100%。在河北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学校计算机专业连续四年获得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大赛团体一、二等奖;旅游专业获得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客户服务专业团体二等奖。
他倡导特色教育,营造良好校风,学校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强化育人功能,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先。开展了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如: "中国梦,学子行" 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梦含义,树立理想信念。清明祭扫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缅怀先烈,增强民族责任感。牵手特教中心举办的元旦联欢,举行的为残疾学生和为他校寒门学子师生捐款活动,齐聚公德心、弘扬正能量。 "爱他昌黎、励志环保" 远足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们挑战自他、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同时学校注重 "校园文化" 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打造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职教文化,让孩子们学习有榜样,特长有展示,生活有目标。制作了长达百米的德育长廊,成才长廊,国学角和具有专业特色的楼道文化、宿舍文化,引导学生自觉得把吸收优秀文化与加强自身修养相结合、与掌握精湛技能相结合、与将来的创业发展相结合,用校园文化的精髓引领学生发展。强化 "养成教育、成功教育" ,使孩子们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提升他们的职业修养、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
他拓展就业渠道,以 "出口" 拉动 "入口" 。在原有就业网络的基础上,寻找更多就业门路,先后与天津、北京等公司签订订单培养,与河北机电、河北旅游、河北建材等学院进行合作办学,学生对口升学率达到100%以上,就业率达96%,社会满意率达到95%。
他注重实训基地建设,夯实基础建设,提升学生实训能力。学校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建成机加工实训基地,投资300多万元建成汽车实训基地,投资300万元建成计算机实训基地,投资近2000万元,新建实训楼及运动场。2011年,学校获得市级德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12年,服装专业被评为省骨干专业; 2014年,机加工专业被评为省骨干专业,2015年,计算机专业被评为省骨干专业,2016年旅游、汽修专业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并于2016年获得国家十三五机加工专业产教融合项目的支持立项……职教中心在校生达到2000人,正逐步走向辉煌。
承蒙领导的厚爱,得益于同仁的关心帮助,他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为有着近20年管理经验的校长,内心充满感激。他常告诫自己: "忙碌一日方得一夜安寝,干就要干好!" ,他一定本着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教师发展负责、为学校前景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尽全力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