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无言写春秋
孙晓静,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昌黎六小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昌黎县首批学科带头人,秦皇岛市骨干教师,秦皇岛市课程改革优秀教师,秦皇岛市科研实践优秀教师、秦皇岛市校本教研先进个人,主持过国家、省、市级课题,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过数篇文章。
一、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形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孙晓静建立了 "社会--家庭--学校" 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创立了 "全员参与 自主管理" 的学生管理模式,创建了 "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 ,开展全员 "体验教育" ,真正形成了德育工作良性发展的局面。
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开展科学有效的校本培训
几年来,孙晓静同志给全校教师分别作了题为《新课程标准解读》、《如何进行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组织》、《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放射阅读的研究与实践》、《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走向幸福教育》等数次讲座,全面更新了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昌黎六小在了教育改革的理论前沿。
2、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打造高效课堂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她积极推进 "语文单元主题放射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这项研究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非常显著,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超过了364 万字,远远超过了国家课标里规定的小学6年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而且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秦皇岛市优秀课改实验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昌黎六小的学生自信大方、表达流畅、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发言内容广泛,受到了与会领导及参会教师的高度赞扬,充分肯定并证实了我的研究是科学有效的。另外,她还研究出了7种语文单元新课型:单元导读课、单元精读课、以文带文课、群文阅读课、单元主题小练笔课、单元习作指导讲评课、单元整理课,目前在全校推广实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4年上半年,孙晓静同志根据学校的课堂改革现状、师资水平、学生水平与需求、社区文化背景进行了课程特色建设,在六小开设了近40门的校本与社团活动,其中,篆刻社团受到了市县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孙晓静同志也非常荣幸的在北戴河与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就篆刻进校园工作进行了交流与汇报。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办学水平
她在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术研究,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涉猎,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主研了国家、省级、市级课题。
撰写的《农村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上;撰写的《坚持 "注·提" 实验特色,优化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过程的研究》发表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 "注·提" 实验教学与研究》上;撰写的《给学生一个机会 还你一个惊喜》发表在秦皇岛教育上;作为编者参与编写了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小本本》作文教学参考资料;撰写的《低年级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研究与实践》获河北省二等奖;撰写的《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评价方式的探索》获秦皇岛市二等奖。
主持研究了两项国家级课题:《小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和《快乐作文与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项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研究》;一项市级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策略的研究》。
所撰写的《想象作文》教案设计在 "十五" 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验的成果评选中被评为国家级一等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研究》在河北省 "十二五" 教育技术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市级课题《低年级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研究与实践》的科研成果在县区推广。
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工作是常做常新的。 "行成于思,知行合一" 的思想将指导她在教育改革的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昌黎县昌黎镇第六完全小学 孙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