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昌黎县教育和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加深认识,深刻领会民族团结内涵。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主题主线,辅之以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始终,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
二、全面部署,营造全员参与浓厚氛围。各学校发动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全员参与,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二是相关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三是各班主任教师学习上级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三、创新形式,组织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宣传板报等形式,深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浓郁教育氛围。二是开展了 "石榴花开·永远跟党走" 教育活动,以征文、绘画、手抄报评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三是上好专题班会课,更加深入进行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深学生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观念,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四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写观后感;组织师生去五峰山、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洗礼,学习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 "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等。以强烈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为熏陶,坚定学生的 "四个自信" ,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信念。
四、拓宽渠道,加强学科民族知识渗透。结合学科特点,教师们深挖民族团结教育内涵,将民族团结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严格使用统编教材,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加强民族团结知识渗透,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适当作业,以心得、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成果总结。音乐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学唱民族特色歌曲,学跳民族舞蹈,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充分领会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精神面貌等。